第六百七十四章 重回(2 / 3)

與烈陽帝國達成了默契之後的大漢已經變成了前者的屬地,雖然烈陽帝國無法獲得武立星係之中哪怕一顆星球的管轄權,但是在名義上來說,朝德帝王傲通過這種手段在理論上獲得了武立星係的統治權,而烈陽帝國的星域麵積也由此擴大了一個星係。

但是,能夠讓劉徹做出這種“喪權辱國”的約定,不光是因為對烈陽帝國的警覺,更是感覺到了昭仁帝國的強勢,盟友盟友,自然是雙方的身份差距不大才能達成的合作雙方,可現在的昭仁帝國搖身一變成為了此處星域之中擴張力最強的存在,那麼作為劉徹來說就不能不擔心大漢的未來了。

哪怕說有著裕澈天皇的首肯,但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上來看,個人行為,哪怕說是君主的決定都要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約束,那麼假如說大漢的發展遇到了昭仁帝國的擴張,裕澈天皇如何表態恐怕可想而知了。

所以,不管是未雨綢繆,還是防患未然,劉徹都必須做出某種改變,尤其是對昭仁帝國的態度上更是要與之前有所區別,弱弱聯合比起強弱聯合來說,還是要更加的符合實際一些。

而“加入”到烈陽帝國之中,大漢也就擁有了一塊“虎皮”,而昭仁帝國的盟友身份在沒有“過期”的情況下也就給大漢裝上了一層“護甲”,雖然不能夠說左右逢源,但是卻能夠給大漢來帶一段時間的穩定,這一點才是劉徹最為看重的結果。

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是誰都說不準的了,畢竟宇宙形勢萬般的變化,現在跟昭仁帝國是盟友,並不代表以後也是,之前跟烈陽帝國敵對,但現在又攜起手來,所以說在世間並沒有絕對的敵人,而隻有絕對的利益。

至於朋友,自然是有共同利益的時候就是朋友,而因為利益的衝突就會成為仇敵,就好像大漢與烈陽帝國、昭仁帝國之間的關係一樣,這並不是說劉徹的兩麵三刀,隻不過也隻有如此,大漢才能夠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良機。

劉徹把中陽星係交給了巴筱章,然後就回到武立星係準備起了對大漢軍工製造業的主持工作,可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這並沒有過去多長時間,巴筱章的求援就再次來到,倒不是說烈陽帝國單方麵的撕毀了協議,也不是昭仁帝國放棄了盟友的身份,而是烈陽帝國又派人來了。

這次的來的倒不是什麼使者,而是被烈陽帝國所任命的中陽星係總督,根據巴筱章的反饋,這位總督的身份倒是十分的驚人,堂堂烈陽帝國的伯爵大人,要知道烈陽帝國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能夠成為伯爵的官員一般都與皇室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而這位總督大人也是如此,隻不過他的身份卻在烈陽帝國內並不是什麼秘密,包括巴筱章也是十分清楚的。

這位伯爵名叫王征,按照血脈親族來說,他算得上朝德帝王傲的叔叔,或許正因為如此,從上一輩開始就並不受到王傲這一係的待見,除了一個伯爵的身份以外,再無實質性的官位與權力。

可現在竟然把他派來當中陽星係的總督,這裏麵的門道就值得深思了,而且在烈陽帝國的曆史上,總督一職並不多見,現在卻因為大漢的占據而在中陽星係單獨設立了總督的官位,並且還派來了王征主理,其中的深意或許足夠說明了朝德帝王傲對放棄中陽星係的結果並不滿意,而派來王征一是給劉徹添點麻煩,二是希望通過王征對中陽星係的管理而使得中陽星係不被大漢所奪。

其實說穿了,大漢與烈陽帝國的約定不過就是一場笑話,雙方都沒有一丁點信服並且遵守的意思,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下結成的特殊約定而已,誰當真誰就輸了。

但是烈陽帝國的此舉並沒有違反之前的約定,因為現在的大漢早已經納入了烈陽帝國的版圖之中,所以中陽星係自然就是烈陽帝國的控製範圍內,而武立星係也是如此,但此時朝德帝王傲隻是對中陽星係動手,就充分說明了烈陽帝國還是不願意撕破臉的想法,可作為大漢來說,如果容忍了王征的到來,那麼將會對中陽星係的部署造成影響,而如果不允許他的涉足,那麼之前的約定也就付之東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