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根據劉越傳回來的情況來看,大漢明顯是要敲竹杠,而且還索要的不少,那麼作為烈陽帝國來說,哪怕說不情不願,但還是願意談一談,畢竟在現階段還是必須保持與大漢的關係,哪怕說是名義上的,也是不錯的結果。
有了朝德帝王傲的首肯,接來下的工作也就好開展了許多,於是在劉越的瞠目結舌之中,烈陽帝國以軍部為主導,然後外交、商務、內政、司法、情報等部門聯合派出了工作小組,徑直奔赴赤陽星係,參與到與劉徹的會談之中,為了達成朝德帝王傲的要求,可謂是不惜血本。
劉徹也沒有想到會引出這樣的結果,要知道在明白了奧拉的訓誡之後,他就想好好跟王傲算算賬了,可現在誰能夠想得到,本來是上眼藥的說法卻得到了朝德帝王傲的高標準回應,如此的談判陣容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烈陽帝國當真了啊。
烈陽帝國無非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要大漢退兵,其二則是要大漢稱臣,在剛開始的時候,劉徹還非常的憤怒,可現在卻早就冷靜了下來,占據優勢的大漢海軍剛好以此為基礎,然後就可以坐地起價了。
但是作為談判的雙方,既然烈陽帝國派出了這樣的陣容,那麼劉徹也就不能含糊,大手一揮,大漢的各部門也聯合了起來,隻不過從部門的種類上還是比不上擁有數百年曆史的烈陽帝國,隻是此次僅僅是為了討價還價,所以隻要是負責的職能部門到了也就行了。
由於有了掌權者的默契,所以雙方的會談和平而又友好,雖然說在某些地方有過一些分歧,但是在雙方的努力下很快就處理完畢,如果不是因為在具體的數字上有所異議,恐怕雙方的會談早就有了一個滿意的結果,可即使是這樣,這場雙邊談判也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隻不過與烈陽帝國最初的堅持所不同,大漢艦隊放棄了赤陽星係的擁有權,並且不帶走赤陽星係任何的資源與財富,隻不過大漢海軍並沒有遠走,而是部署到了中陽星係一線,雖說依舊不幹涉中陽星係各顆星球的管理,但是隻要能夠駐軍中陽星係就已經是相當於完成了巴筱章之前的計劃。
還不僅僅是這樣,作為交換的條件,大漢向烈陽帝國俯首稱臣,隻不過又與這個詞彙的字麵意義有所不同,大漢並沒有交出武立星係哪怕一顆星球的管轄權,更沒有歡迎烈陽帝國管理的意思,更不會接受烈陽帝國的任何形式的進駐,這就相當於大漢成為了烈陽帝國中特殊的存在,成為了烈陽帝國之中的國中之國,又或者稱之為一國二製更為合適。
至此,烈陽帝國達成了之前的兩個目的,大漢退出了赤陽星係,而且還向烈陽帝國俯首稱臣,雖說中陽星係是遺憾,但是因為第二個目標的實現,所以在理論上來說,烈陽帝國非但沒有少了中陽星係,而且還白撿了一個武立星係的國土麵積,不經過推敲的話,倒也是賺了。
當然,這都是理論的結果,實際上雙方都清楚,這不過是烈陽帝國的緩兵之計,如果能夠騰出手來,必定又是一場戰爭,但是現在的烈陽帝國卻隻能使用這樣的手段來換取大漢的安定,而作為劉徹來說,在現階段獲得了不菲的“賞賜”以及平靜的發展時間,這也是不錯的結果。
退出赤陽星係是無奈也是必須,但中陽星係卻落入了大漢的手中,所以這跟之前的戰略目的沒有任何的衝突,相反的還是完美的完成了出兵時的戰略構想,而臣服於烈陽帝國也沒有多少的困難,反正劉徹建立的隻不過是大漢,既沒有宣稱大漢的獨立,又沒有宣講大漢的製度,所以現在重投烈陽帝國的治下也沒有多少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