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呢?宮中來人正在客客氣氣地用茶,帶來的恩賜已經擺了整整一間屋子,可是還在不停的往裏麵送著,屋外雄壯的禁衛軍把住了劉家的院門口,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劉家的複蘇與興旺。
當然,這是激動至極的劉啟的個人想法,雖然說他的思緒影響到了妻子陳蘭蘭,影響到了兒子劉榮、劉越,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刑犯臨刑之前又與現在的情況有多大的區別呢?
隻不過劉啟肯定不會這麼想,劉家人也不會,千恩萬謝的謝過了陛下的隆恩之後,劉啟合情合理合法的給那位宣讀旨意的貴客上了厚厚的孝敬,希望能夠得知更多的消息,也好讓劉越在臨行之前做好準備。
能夠攜帶旨意而來的宮人,自然不會被這樣的手段所收買,更何況能夠成為朝德帝王傲身邊的親信,多少也知道陛下對待劉家的態度,所以對於劉啟的挖空心思,除了笑納之外也就是顧左右而言他了,隻不過著重強調了這是劉家發跡的契機,是得到陛下信任的機會,如此雲雲。
雖然沒有得到更多有用的訊息,但是劉啟也覺得所付出的俗物換回了自己所需要的,於是千恩萬謝之後,就好像無數次夢中的預演那樣,對兒子劉越千叮嚀萬囑咐起來,畢竟劉家到現在為止,已經淪為了帝國貴族的邊緣人物,哪怕說劉越已經獲得了男爵的身份,但是等到他的下一代人,爵位就得憑借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這已經相當於把劉家剔除出了烈陽帝國的貴族群體之中,所以此次機會是必須要把握好的事情,哪怕現在並不知道陛下要劉越進宮是為了何事。
父親的叮囑,母親的囑咐,哥哥的祝福,換上了一身華服的劉越倒是有了幾分自傲,雖說他從貴客的臉上沒有看出任何的線索,但是能夠讓陛下以這種等級來宣布旨意的事例能夠有多少?恐怕在陛下掌權的這數十年裏也沒有超過五次吧。
必要的客套還是有的,必要的禮節也做到了位,劉越跟著宮中的執事一起走了,隻不過門口的禁衛軍卻隻跟走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卻依然佇立在劉家的院門口,按照旨意上的意思是為了彰顯陛下對劉家的寵信與重視,畢竟禁衛軍是把手皇宮的軍事力量,站在劉家門口也的確能夠彰顯出陛下的青睞之心。
有明眼人看出了事情的詭異之處,但又都揣著明白裝起了糊塗,畢竟這可是陛下的旨意,亂嚼舌根萬一惹出什麼禍事來,那就不是能不能說話,而是能不能喘氣的後果了,所以該裝傻時還是應該裝傻啊。
沒有人知道連夜進宮的劉越與陛下的密談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樣子的事情,不過夜宿皇宮這樣的賞賜可是從未在群臣之中出現過的,很多不明真相的大臣都覺察出了其中的詭異,不過正是因為不明真相,所以這類人都自作聰明的認為劉家的崛起指日可待了,於是拉關係的拉關係,走近乎的走近乎,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可真正知道實情的人卻保持了自己的看客身份,不理睬,不議論,端坐高台以看風景,笑看事情的後續發展,畢竟這可是陛下的決定,多說多錯,少說少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不說為好。
要是說起來,劉越並不是第一次擔任使者的身份,當初在昭仁帝國就與大漢外交部長凱瑟琳有過一次交鋒,隻不過那時候的大漢外交部還沒有成立,而凱瑟琳也不清楚劉越的真實身份罷了,但是這次出使,劉越卻有一萬個必須成功的理由,不僅僅是為了陛下許下的承諾,更是為了證明自己。
與父親劉啟為了振興家族的榮光不同,劉越是單純的為了自己,與其像父輩那樣追逐劉家祖上的榮耀,那不如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證明自己的偉大之處,一直以來,劉越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