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一個人的事業已經從做一份工作、追求一個職業,發展到要樹立個人的品牌。如何在公司的裁人風潮中穩坐釣魚台?如何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答案就是:樹立個人的品牌。美國著名家電公司惠爾浦執行總裁惠特克說:“如果我們擁有客戶忠誠的品牌,那麼這就是其他競爭廠家無法複製的一個優勢。”“商海沉浮,適者生存”,打造個人品牌也是職場競爭的取勝之道。競爭不可怕,裁員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精湛的專業技能,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工作風格,沒有具備別人不可代替的價值。如果你想在越來越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取勝,你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去經營。
早年,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的個人品牌形象通過公司品牌傳播設計者的精心策劃和設計後,運用多種傳播渠道和手段推出,將比爾·蓋茨描繪成一個英雄出少年的商業奇才,成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和偶像。
而微軟公司的總裁史蒂夫·鮑爾默則給人一種行事幹練、執法嚴明、決策果斷和不怒自威的形象,人們視他為微軟的very key man(非常關鍵的人物)。在每年一度的微軟世界銷售大會上,來自全世界的數千名微軟公司的銷售人員彙集在一起,在這時,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墨都會出現在會場,兩人像天才的煽動家一樣發表演說,現場的熱烈幾乎要將房頂掀開。他們兩人的個人品牌形象相輔相成,與企業的品牌交相輝映。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這個天才的電腦神童,自從創立“蘋果”以來,其個人魅力便使得身邊聚集了許多業界的高手,喬布斯天才的電腦天賦;平易近人的處世風格;絕妙的創意腦筋;偉大的目標;處變不驚的領導風範使得蘋果公司的雇員對他的崇敬簡直就是一種宗教般的狂熱。雇員甚至對外麵的人說:我為喬布斯工作!從創業到隱退,到再次複出,喬布斯的個人品牌形象都無一例外地成為吸引著世界人們眼球的熱點。蘋果在經過了風雨飄搖之後因喬布斯的複出而逐漸穩定。
我國的職業經理人們,或經過了多年外企文化的熏陶;或在各大中型民營企業的錘煉;在長期的商道生涯中幾番沉浮,逐漸意識到了建立個人品牌對於提升自己的商業影響力,延續自己的商業生命的重要性。他們紛紛在打造自身品牌上下功夫,而且卓有成效者不乏其人。譬如:百度的丁磊、阿裏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等。
職場競爭中,個人的工作方法、工作技巧都可以被競爭對手複製,但是,個人品牌是無法複製的,它是優秀人才的關鍵性標誌。
個人品牌有幾個特征:第一,個人品牌的最基本特征是質量保障。這一點跟產品品牌一樣。它體現在兩方麵:一方麵是個人業務技能上的高質量;另一方麵是人品質量。也就是說既要有才更要有德。第二,個人品牌講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個人品牌,就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第三,品牌形成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任何產品或企業的品牌都不是自封的,而要經過各方檢驗、認可才能形成。對個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認的。第四,個人一旦形成品牌後,他跟職場的關係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有了品牌,它做任何事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同樣對個人來講,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如何建立個人品牌呢?建立個人品牌的十個基本方法如下:
想清楚“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從小我們就在寫《我的理想》,今天,我們就要麵對理想了。不妨找幾個知心朋友,跟他們一起聊聊“我的理想”,發掘出內心真正想做的工作和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像成龍那樣想:我是誰?我想成為誰?
為未來有保障而工作
個人品牌的重點是個人技能,他強調個人必須具備有市場價值的技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而且還有流傳的口碑。個人的品牌經營是,個人的人格特質和想傳達的信息是一致的。很多人以為要裝得什麼都懂才行。其實恰恰相反,你剛步入社會,不可能十項全能,而是要了解自己的局限與弱點,那種想什麼都做的人最後隻會迷失自己。我們不能“為了吃肉而去養豬,為了養豬而去種草,為了種草而去打鐵做鋤頭……最後成了打鐵專家,吃肉的事兒早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