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07年年初,當史蒂夫·喬布斯對全世界宣布他要“重新發明手機”時,公眾的期待最多隻能用“適度”來形容。喬布斯已經用iPod和iTunes顛覆了音樂產業,但“涉足手機”?看來不大可能。掌控著這一市場的無線運營商們多年來擊退了無數的手機革新者。盡管iPhone看似新奇,但單憑這一產品,蘋果公司也顯然鬥不過無線通信業的鐵腕們。它比市麵上的大多數手機都貴,並且可以說功能不足;它所依附的蜂窩/數據網絡速度較慢,還需要用戶在虛擬而非實體的鍵盤上操作。在某些批評者看來,那就意味著iPhone“出師未捷身先死”。

無論如何,喬布斯將iPhone價格下調的那天,才是真正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日子。iPhone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手機,卻是第一部可以打電話的主流袖珍電腦。它配備了觸摸屏,能夠做其他手機永遠無法做到的很多事情,以至於讓消費者願意忽略它的缺點。消費者逐漸習慣了使用虛擬鍵盤,蘋果公司則不斷完善其功能。公司把iPhone的價格降到與其他品牌的手機同一水平,並迅速升級了原本緩慢的蜂窩/數據通信網絡,提高了技術競爭力。蘋果公司開發了史無前例的高分辨率顯示技術,並收購了一家芯片設計公司,來確保iPhone永遠是市麵上速度最快的設備。蘋果公司每年都推出全新版本的iPhone軟件,還設計了偶像風格的電視廣告,讓消費者因擁有iPhone而感覺與眾不同——就像蘋果公司為推廣iPod所做的一樣。

隨後爆發的狂熱需求,令蘋果公司和喬布斯成功地扭轉了無線運營商獨霸市場的局麵,且開始向運營商們發號施令。更重要的是,它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這場革命幾乎觸及了當今文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iPhone成了[1]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手機,僅在2012年一年,其銷量就超過1.35億部。它為一個擁有巨大贏利潛力的全新軟件產業——其核心便是手機應用程序——提供了平台,而這個產業自2008年誕生,短短5年便帶來了逾100億美元的總收入。此外,iPhone成為啟發世人重新反思和定義人機交互方式的源頭——手指竟可以取代按鍵或鼠標。iPhone及其後繼者iPod Touch和iPad不僅改變了全世界對於手機的看法,而且自1984年蘋果公司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麵世後,它們可以說是在一個世代以來頭一次改變了全世界對於電腦的看法。

從2010年起,隨著喬布斯繼iPhone之後又推出iPad,人們對傳統產品的質疑也日趨強烈。誰說電腦就必須放在桌下或膝頭?難道它就不能是一個可以放進口袋或錢包的屏幕,或者可以隨手拿起放下的東西嗎?的確,比較一下iPad與台式機或筆記本電腦的的銷售額,就會發現蘋果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2]個人電腦製造商,iPad每個季度的銷量均高於戴爾或惠普的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如今,蘋果公司iPhone、iPad和iPod Touch每年的總銷量超過了兩億部。這一數字大致相當於全世界所有電視廠商每年的銷售總量,大約是全世界汽車年銷量的4倍。所有這些把蘋果公司變成了一個可怕的巨頭,連野心勃勃的喬布斯對此也始料未及。誰也沒想到,在1997年曾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如今卻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利潤最高的公司之一。

然而蘋果公司給人的感覺卻仿佛四麵楚歌——因為在成功的光環背後,它也的確是腹背受敵。自從穀歌公司在2007年年末首次發布了安卓係統(Android)——穀歌打算依靠這個產品在移動電話和其他移動設備的市場上一統江山——它不僅試圖與iPhone的操作係統展開競爭,也的確在競爭中更勝一籌。安卓係統在2010年開始被市場接受,從那以後便迅速普及。令蘋果公司猝不及防的是[3],如今運行安卓係統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越來越多,超過了運行蘋果公司研發的係統(即所謂的iOS係統)的iPhone、iPad和iPod Touch。2012年,人們甚至開始爭論,iPhone是否還是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2012年第3季度[4],某些調查聲稱,三星公司基於安卓平台的蓋世(Galaxy)係列手機的銷售量已一舉超過了蘋果公司的iPhone。

2012年年末,蘋果公司發布的iPhone 5算是終結了關於“誰的智能手機最受歡迎”的討論。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這樣的爭論是否根本無關緊要。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平台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沒錯,這兩個平台在結構上互不相同。蘋果公司對於iPhone事必躬親——軟件硬件的製作它都悉數包攬(盡管設備是在中國組裝的);而穀歌公司隻是構建了安卓手機的軟件係統,允許三星等手機製造商製造硬件。但如今兩個平台都各有優缺點:蘋果平台更易於使用,但產品選擇有限,隻有iPhone、iPad和iPod Touch;穀歌平台可匹配的手機則更多,那些新式手機的性能往往還領先於蘋果,但它們的界麵都不及蘋果界麵那般精致。盡管如此,目前全世界各大運營商都同時對兩個平台提供服務,且除了蘋果專賣店之外,一般來說在同一個商場,兩者均有售。

看到蘋果的市場主導地位以如此迅疾之勢遭遇全麵挑戰,喬布斯感到莫大的痛苦,蘋果公司的其他高管也是如此。喬布斯認為穀歌公司和安卓陣營是靠作弊取得了成功,蘋果公司的高管們直到如今還是這樣看。他們認為穀歌公司的管理層竊取了蘋果的軟件來構建安卓係統,而搭載安卓平台的最大的手機製造商三星也是模仿蘋果的設計,從而製造出超級暢銷的Galaxy係列手機。他們覺得穀歌背叛了他們。早在2007年年初,當iPhone首次麵世時,蘋果和穀歌不僅是商業合作夥伴,還是精神盟友——兩家公司分別是技術革命中的陰陽兩極,相濟相生——它們這對冤家曾經是美國商業史上最親密的同盟者之一。蘋果製造偉大的設備,穀歌開發偉大的軟件,穀歌公司的創立者們視喬布斯為精神導師。時任穀歌首席執行官的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一度還是蘋果的董事會成員。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微軟公司,兩家公司曾海誓山盟,相約白頭到老。

其後事與願違,兩家關係漸生齟齬。款曲不通,盟約不再,雙方最終竟至刀兵相見。2011年10月喬布斯去世之時,這場纏鬥似乎終於有望擺脫個人恩怨,平息下來——蘋果公司的新任CEO(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可能會拋開個人感情,找出解決之道。結果恰恰相反,蘋果公司從那時起便愈發激進,與穀歌公司展開了一場惡戰。在蘋果的攻勢下,安卓陣營還需要在至少7個國家應對數十起專利訴訟——蘋果發起的這些訴訟主要是針對三星公司和(穀歌旗下的)摩托羅拉公司。2012年夏,蘋果公司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將安卓手機的頂級經銷商三星公司訴諸法庭,該訴訟在聖何塞市開庭審理。隨後蘋果勝訴,三星須賠付10億美元,盡管後者後來仍在上訴。2012年9月,蘋果公司不顧廣大消費者的抱怨,封殺了iPhone上的“穀歌地圖”,將其替換為自己研發的應用程序。另外,蘋果公司還在忙著架設視頻服務,欲與穀歌旗下的視頻網站YouTube一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