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鮮見聞(3 / 3)

重視教育,全民十年製義務免費教育。平壤市的學生每天由政府供應一袋奶作為食品補給。提倡素質教育。學生上午是文化課學習,下午是素質教育課。學習繪畫、刺繡、音樂、舞蹈和手工等。少年宮設施豪華,有現代化教室和富麗堂皇的劇場。這裏經常舉辦一些晚會,全場由少年宮特長生演出,水平相當高。表演從服裝、樂器到曲目,都充滿民族氣息。全場唯一一件西洋樂器是一架鋼琴,其餘全是民族樂器。少年宮特長班通過考試麵向全國招生。

市民愛國情緒高漲,對金日成、金正日兩位領袖的崇敬無處不在。看到兩位領導人的塑像要整理衣冠,一鞠躬,獻鮮花。不能模仿領導人的手勢,在塑像前拍照時不能坐,必須站姿端正。全民自覺義務搞市容衛生。高昂的標語口號、大型政治宣傳畫隨處可見。工廠,機關,馬路兩旁,見縫插針地掛著一幅標語:“二十一世紀的太陽金正日將軍萬壽無疆!”政治性紀念建築物多,有紀念抗戰勝利的凱旋門,高度超過了法國凱旋門。有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援朝的紀念塔,裏麵有大型彩繪和烈士名冊,羅盛教、黃繼光、董存瑞都在其中。有祝願金日成主席萬壽無疆的永生塔,金日成去世後改為紀念塔,上書標語也由“金日成主席萬壽無疆”改為“金日成主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為堅定金日成主席主體思想建有主體思想塔,塔尖上高高地舉著一把火炬。還有題詞碑,是金日成主席生前最後一次批閱文件的簽字。在平壤有規模宏大的金日成主席禮品陳列館,多達二百多個房間,陳列著金日成主席生前接受的國際友人贈與的五萬多件禮品。有斯大林、毛澤東贈送的整節火車,也有丹東旅行總社贈送的小工藝品。

相對來說第二大城市開城就相差甚遠。高層建築寥寥可數,街道狹窄,路況也大打折扣。從平壤去開城雖然隻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感覺就像我們從國內的某個中型城市一下子走進了哪個小鎮。

購物

朝鮮商品計劃分配,看不到商業競爭氣息。在平壤火車站看到了唯一一張廣告牌,是日本汽車廣告。商店全在室內,沒有超市,沒有路邊店,小攤販。在酒店、賓館、風景區,劃開一角,設一些攤點櫃台,搞一些小規模經營。商品大多是日用品,書籍,音像製品。中國的康師傅方便麵、三槍內衣很普遍。偶爾也有日本的打火機,韓國的辣椒醬之類的小商品。而朝鮮商品大多是人參製品,有整棵人參,有人參粉、人參煙、人參糖等。也有工藝粗糙的瓷器、朝鮮民族服飾和傳統手工藝品。營業員大多是女孩子,朝鮮女孩子的漂亮在這裏得到集中體現:皮膚姣好,紅裏透白,個頭不高,端莊內斂,但稍顯木訥。像清代宮庭裏眉清目秀的格格們。她們大多不懂外語,有些稍懂一點漢語,除了本職工作,不與人們做別的交流。沒遇到懂英語的服務員或是營業員。

友誼商店,是旅遊指定購物商店。分上下兩層,麵積三百平方米左右。主要經營商品以人參製品和民族服裝、手工藝品為主。品種式樣並不比別的商店豐富。營業員盡職盡責,會簡單的漢語,態度不算熱情也不算冷漠。並不刻意招攬顧客。接到通知下午六點鍾有一批客人,便耐心加班等待,顧客離去,便鎖門下班。

在幾個風景區商店,也有些攤點買賣,有專人收款,看來也是國營性質。金屬餐具較為普遍,多為銀、銅製品。價格不菲。一套九碗(朝鮮一種宴席名稱,九碗指九個加蓋銅碗,一個湯碗,一把湯勺)價格在人民幣三千元左右。這種餐具在朝鮮使用普遍,像中國的景德鎮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