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講究個三茶兩飯,廣州人下海較早,有錢較早,一天當中有很多休閑的時間,所以早茶、午茶、夜茶都很旺。廣州的早茶通常清晨4時就開市了,夜茶要到深夜12點,有的甚至要到次日淩晨1-2點才收市,有的更是通宵營業。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飲夜茶的人也很多,尤其在夏天,很多廣東人都把吃夜茶當做消夏的一種方式。
茶點,即是茶水與點心。茶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元堡茶等種類,點心的種類就更多了,最常見的是各種包子,諸如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肉包、蝦仁小籠包、蟹粉小籠包,以及其他各類幹蒸燒賣,各種酥餅,還有雞粥、牛肉粥、魚生粥、豬腸粉、蝦仁粉、雲吞等等。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在這裏,緊張的人們開始鬆弛下來,清閑地談著人生,談著故人,講著故事;在這裏,人們揮灑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們在茶樓裏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豈不悠哉!
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飲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茶樓並不僅僅是為早茶才開的。茶客從早到夜總是不斷,茶樓多是早上5點多鍾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兩飯直落"。在廣東,飲茶有"禮節"。服務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扣桌麵表示謝意。傳說這一風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扮作仆從的皇帝給扮作主子的隨從斟茶,隨從感恩戴德、驚恐萬狀,本應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於是靈機一動,遂以兩指微屈,輕扣桌麵代之叩禮,並一直傳襲至今。在茶樓裏,當客人需要續水時,隻要把壺蓋打開,服務員便會意而來。關於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嗬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隻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老板無奈之下,從此規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時至今日,這習慣動作已成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叫喚服務員了。
過了晚上十點以後,他們就出門一路步行去“陶陶居”喝晚茶了。
進了大門,感覺人聲鼎沸,食客盈門,門外寂靜,門裏熱鬧,恍如隔世。
他們點了一壺紅茶,叫了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肉包等點心,還有雞粥、牛肉粥、魚生粥。
“我最喜吃水晶包了,太好吃了。”唐雯見點心上了桌,興奮地拿筷子去夾。
“你個饞貓,就是胃口好。”尤曉麗笑道。
“誰叫你胃口不好啊,怪不得那麼瘦的,嗬嗬。”
“還是你們這裏好啊,晚上還有這麼多吃的。真是食在廣州啊。”華子讚道。
“你們不是經常來嗎,還羨慕啊,嗬嗬。”鍾子奇說道。
“畢竟是遊走於此啊,哪有你們這樣隨來隨吃的淡定啊。”尤曉麗歎道。
見唐雯專注地吃著水晶包,尤曉麗悄悄扯了一下她的衣襟,唐雯看了尤曉麗一眼,立馬回過神來,將剩下的半個水晶包吃完。隨即衝著華子嚷道:“喂,華子,你這兩天有點反常哦,還罵人呢,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拿我們撒氣啊,快快老實交代!”
華子正和鍾子奇說話,被唐雯的質問,唬了一跳。然後裝作漫不經心地說:“沒有不開心啊。那天在車上不是我罵你,是酒在罵你。”
“嗬嗬。”鍾子奇被華子的話逗笑了。
“好啊,華子欺負人啊,還找歪理由糊弄我啊。不理你了。”
“其實,真沒什麼,就是心裏有點發煩而已。”華子解釋道。
“感情出了問題。”鍾子奇突然來了一句,又感覺自己說錯了話,連忙捂住了嘴。
“什麼?感情出了問題?”唐雯叫道,“喂,表哥,你怎麼知道哦。”
華子怨艾地瞪了鍾子奇一眼,連忙澄清:“胡說什麼呀,沒有的事。”
“是不是跟蔡美娟吵架了?還是跟她......”唐雯套華子的話。
“說了算了吧,憋在心裏難受,總是要讓大家知道的。”鍾子奇這樣勸道。
“你?”華子用手要打鍾子奇。
鍾子奇嚇得慌忙用手抵擋。見華子不是真來打他,鍾子奇趁勢將華子的事說了出來,不過還是跟華子留了一點麵子,沒有講出那段性侵蔡美娟的事來。隻是說蔡美娟嫌華子學曆太低,主動提出了分手而已。
這時的尤曉麗終於明白華子落寞的真相。雖說心裏還在恨他,她又不願意見到華子魂不守舍的樣子,心裏竟生出一些憐憫來,自己心裏也有點痛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