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祈冰專業課過關,“小桃園”喝湯慶賀(2 / 2)

“我們明天去‘小桃園’喝雞湯,好不好?”

“嗬嗬,到底是鐵路裏的人啊,對吃喝這麼有研究啊,今天這個名小吃,明天那個名小吃,店子一串,一串的啊,真是多啊。”

“你把誌軍喊上,我來請客,你不用管了。”

“好啊,哪能又要你請客呢,我回去找我爸要錢。”

“算了吧,你家的情況我又不是不知道,家裏還有個弟弟讀書吃飯呢。還是我來吧。”劉莎莎堅持道。

“對了,我找我姐要點錢,還是可以的。我來請客。”祈冰毫不退讓。

見祈冰這樣堅持,劉莎莎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第二天,他們四人放學後,說笑著往離學校不遠的“小桃園”雞湯館走去。

“小桃園”是個臨街二層小樓,樓下主營小吃,樓上經營湯品。“小桃園”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裏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發現濱江市人喜歡喝湯,於是兩家合作經營煨湯生意,遂取店名為“筱陶袁”。解放以後,根據諧音改為“小桃園”。之後經營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髈湯、八卦湯、甲魚湯、牛肉湯和鴨子湯等,其中尤以瓦罐雞湯最為有名。這個瓦罐雞湯主要是以大火煮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既是老人、病人和產婦的滋補佳品,更是眾多食客的首選湯品。

“小桃園”的瓦罐雞湯以湖北名品“黃孝雞”為原料,這種雞肉嫩、油厚,有別於肉粗、骨大、味淡的飼料雞。用陳年瓦罐作炊,師傅會在不同的時間向瓦罐裏投不同的料,並不時調節火力,湯的香味隨後也就有了變化,瓦罐雞湯的香味其實是跟火候的大小有關的。

他們走上二樓,祈冰按照劉莎莎的指引,點了四罐雞湯,並去樓下買了一些蒸包、蒸餃之類的小吃。

他們坐定後,柳箐舉起茶杯:“來啊,祈冰,恭喜你首戰成功。也謝謝你今天盛情的款待。”

“嗬嗬,哪裏啊,意思一下,也該請你們啊。平常你們對我支持那麼大,請你們喝罐雞湯也是應該的啊。”

“你們客氣什麼啊,快喝啊。這祈冰請客,天經地義啊,誰叫他考上了呢。是不是啊?姐們。”誌軍說笑著。

“你別說,這雞湯還真是香啊,真不是浪得虛名啊。”祈冰歎道,“要不是劉莎莎說來這裏,我還不知到哪裏請你們客呢。嗬嗬。”

柳箐瞄了瞄劉莎莎,劉莎莎瞪了她一眼,說道:“看我幹嘛,看好罐裏的雞,小心飛跑了。”

“哈哈,哈哈。”他們都被劉莎莎的話逗笑了。

“人家說的是煮熟的鴨子飛了,你劉莎莎生吞活剝,搞個煮熟的雞子飛了,有創意啊。”誌軍笑道。

柳箐不甘示弱,回道:“我看啊,不是雞子飛了,是某些人*吧,嘻嘻。”

“這話有道理啊,祈冰以後考上了美院,不就遠走高飛,飛黃騰達了嗎?”誌軍補充道。

他們的話像根鞭子無形之中抽了劉莎莎一下,她覺得有點生疼生疼的。是啊,祈冰考上了,不是要跟她分開了啊,雖然覺得無所謂,但今天聽起來倒覺得有點惆悵和傷感了。

柳箐看到劉莎莎臉上有點淒然,覺得自己的話說得有點過頭了,於是趕忙轉移話題:“你們說,這香的雞湯得多長時間煨啊?”

“半天吧?”誌軍猜測。

“也許一天吧。”祈冰說道。

“反正我覺得時間一定會很長,要不煨不出香味來的。”柳箐頗為肯定地說道。“你說呢?莎莎。”

劉莎莎看看她:“嗯,是的,我也覺得是要很長時間煨的。具體多長我可不清楚。”

他們討論著,說笑著,在不知不覺間,罐裏的雞湯很快就吃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