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企業貸款難現狀及解決方案分析(1 / 2)

小企業貸款難現狀及解決方案分析

會計與金融

作者:趙霞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小企業的數量不斷的攀升,逐漸成為一支主要力量,可是由於小企業規模性、財務製度等的不健全,也使得他們的發展道路崎嶇不平。為此,國家、金融機構和小企業自身都在尋找一個可以突破“瓶頸”的方法,村鎮銀行在此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為小企業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融資平台,它的出現為小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從大銀行貸款難的困境,創造出一套符合小企業自身特點的貸款製度,成為小企業發展的一位盟友。

【關鍵詞】小企業,村鎮銀行,融資,貸款業務

當前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成為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為此各級政府有關部門、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均紛紛出台政策,鼓勵商業銀行積極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為促進商業銀行更好的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此外國家2006年還提出設立村鎮銀行,以及村鎮銀行在此做出的努力都為小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條件。

一、我國小企業貸款難的時代背景

(一)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自身局限性

企業融資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直接融資,通過資本市場然後籌集資金;二是間接融資,即主要通過金融機構貸款獲得資金。而今我國中小企業通過這兩條途徑融資都十分困難。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麵:

小企業自身條件和素質的限製。這一因素是對其融資造成不利影響的內部原因,主要有:小企業產權不清、權責不明,個人生產活動往往與企業經營融為一體,資產互相占用難以區分;經營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產品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均較差;抵押擔保難問題,由於可用於抵押貸款的有形資產十分有限,同時,由於缺乏信用融資機製,難以找到貸款的擔保人。

(二)影響小企業貸款的外部因素

1、社會信用不佳,主要表現在高效的抵押擔保製度、維護銀行債權的配合機製尚未形成,抵押手續繁瑣,抵押物效力低,變現難,已成為製約銀行發放新貸款的“瓶頸”。

2、為了加快國有大型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國家給予了“債轉股”、“增加銀行核銷呆賬準備金”等信貸優惠政策,而小企業尤其是民營小企業很難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因此國有商業銀行對小企業的貸款十分嚴格。

3、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尚未建立,且國有銀行對待小企業的態度以及銀行信貸製度不甚合理。從當前國內銀行的投放比例來看,銀行在小企業貸款方麵投入力量不夠毋庸置疑。

二、解決小企業貸款難的現狀及村鎮銀行興起的背景

(一)小企業自身方麵。提高信用等級,提升小企業自身素質。中小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爭取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任。具體措施有:首先,努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講究誠信;其次,小企業要加強和銀行間的合作溝通,以誠信為基推動新型銀企合作關係。最後,小企業還要改變融資結構過於單一的現狀,多角度出發,使融資多元化。

(二)創造適合小企業的銀行信貸製度。首先,放寬小企業客戶準入標準,銀行可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放寬抵押資產的範圍,加快完善貸款信息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和推行不良信用客戶內控名單製度,建立合理的小企業信用評級體係,有效地規避貸款風險增強風險定價能力,切實推進獨立核算製度的事實。最後,創建適合小企業的信貸製度:一是建立分散授權的貸款審批製度。二是建立有效的考核和激勵約束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