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到長樂宮有兩條架在高樓上的廊道相連,一條在北,一條在南。劉徹和林夕顏的就是從南邊的這條廊道來到長樂宮的。在長樂宮的主殿中,太皇太後竇氏正在等著他們。
請過了安,竇太後慈愛的詢問了一些孩子的事情,因為眼睛看不見,她隻能靠林夕顏的敘述來了解孩子的事情。這畢竟是劉徹的第一個孩子,竇太後還是很重視的。
“這孩子是叫長兒吧?”竇太後回身詢問侍立在旁的管事嬤嬤。
管事嬤嬤笑著答道:“是,長兒小姐長得真叫一個好看,活脫脫就是當年的陛下。”
竇太後雙眉一揚,又無奈的說道:“可惜哀家的眼睛看不到,真想看看這孩子的小模樣。”
林夕顏笑著對竇太後說:“要是太皇太後不嫌棄,就請抱抱長兒吧,太皇太後是有福之人,長兒也能沾沾仙氣,將來也像太皇太後一樣長命百歲。”
竇太後聽了林夕顏的話,已經明顯爬上皺紋的臉眉開眼笑的像一朵盛開的雛菊,對管事嬤嬤說:“好好好,去把小家夥抱過來,讓哀家抱抱。” 管事嬤嬤從林夕顏手裏接過孩子,走到竇太後身邊,小心的把孩子放進她的臂彎裏。這時的長兒已經會坐,隻是天冷穿的厚,活動還不是那麼靈活,被放進竇太後的懷裏一動不動,很是乖巧。
竇太後滿麵笑容的對管事嬤嬤說:“很久沒抱過小孩子了,手都生了呢。”
管事嬤嬤在一邊湊趣的說:“可不是,太皇太後自從陛下長大,就沒再抱過孩子呢。”
一直沒說話的劉徹在一邊說道:”自小皇祖母就疼愛孫兒,不知道哥哥弟弟們要怎麼羨慕孫兒呢。“
竇太後像是回想起了以前的事,含笑說道:“你們兄弟幾個中,就屬你嘴巴最甜,就像抹了蜜似的。”
說到從前的開心事,屋裏的氣氛一下子溫馨了起來,祖孫兩個回憶著往事,不時的開懷大笑。一直坐在竇太後懷裏的長兒,似乎不滿意大家對她的忽視,咿咿呀呀的抓住竇太後的手就往嘴裏塞。
林夕顏看見竇太後保養得宜的手沾滿了長兒的口水,一時不好意思的說道:“太皇太後恕罪,這孩子怕是餓了。”
竇太後微笑著把孩子交給管事嬤嬤,隨手用手帕簡單的擦拭了一下,說道:“不妨事,快讓奶娘下去喂喂孩子吧,別餓著了。”
奶娘趕緊接過孩子,行禮後抱著孩子去了偏殿。
竇太後一直到聽不見奶娘的腳步聲後,才收回其實什麼也看不見的視線,對劉徹說道:“八子和孩子入宮也有段時間了,如今孩子都已經快滿周歲,該給孩子一個封號才是。”
劉徹趕緊答道:“皇祖母說的是,是徹兒疏忽了。”
真是劉徹把這麼重要的事忘記了嗎?當然不是,隻因為長兒是他和林夕顏在宮外生的孩子,怎麼說都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要等到太皇太後來提這件事,隻有這樣,整個劉氏宗族才能真正接受長兒這個大漢公主。
竇太後語氣不滿的對劉徹說:“這麼重要的事也能疏忽,可見你這個做父皇的對女兒多麼不上心。”
劉徹俯首恭聲應道:“皇祖母教訓的是,徹兒以後一定注意。”
竇太後見劉徹這麼虛心受教,滿意的點點頭,才又轉頭對林夕顏說:“衛八子為皇帝生下第一個公主,也算是立了大功,你的功勞都記在哀家心裏。這位份升的太快也不見得就是好事,以後哀家一定會為你進一進的,你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