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紅色報告會(2)(2 / 2)

2009年6月18日

關於授予次仁曲珍老阿媽“愛國模範”和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送菜大娘“擁軍模範”的請示地委:

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樟木鎮村民次仁曲珍是一位99歲高齡、44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44年來每天堅持插掛國旗,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國旗老阿媽”。老阿媽的事跡感動著無數的人,老阿媽對祖國的摯愛之情也影響著無數的人。老人對國旗的熱愛所體現出來的是對黨的無限忠誠,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無限堅定。在日喀則地區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送菜阿媽,為哨所官兵送菜整整27年,她們擁軍的故事被廣為流傳,感動雪域高原。

國旗老阿媽和三位送菜阿媽的事跡今年3月底和4月初,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響。區地兩級媒體也在5月份做了集中宣傳報道。為了進一步號召全地區各族群眾和幹部職工深入學習國旗老阿媽和三位送菜阿媽的先進事跡,建議授予次仁曲珍老阿媽“愛國模範”稱號,授予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送菜阿媽“擁軍模範”稱號。

鑒於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送菜阿媽目前的生活困難,尤其是這次亞東特大洪水致使房屋受損嚴重,建議給三位送菜阿媽每人獎勵5000元。如果同意授予榮譽稱號,建議在7月初舉行表彰大會,並將此項工作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活動。

以上請示妥否,請批示。

中共日喀則地委宣傳部

2009年6月3日

聶拉木縣“感動日喀則人物”評選推薦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次仁曲珍,女,1910年出生,夏爾巴人,家住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樟木鎮幫村,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次仁曲珍老人上半輩子的命運是和頂頭的繩子、山澗、懸崖緊密相連的,而318國道的暢通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老人的生存狀態,在一定意義上,正是公路的修通那年,將老人的一生經曆劃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亦使老人成為見證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代表,也使老人堅信了西藏各族人民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才能過上幸福日子。

1972年,次仁曲珍和來自全區的許多生產隊隊長,到日喀則、拉薩、林芝、山南參觀學習,這是次仁曲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走出樟木溝。

1975年次仁曲珍曾擔任過樟木幫村生產隊隊長,並在農業學大寨時負責婦女工作,無論做什麼,次仁曲珍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聽黨的話,積極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少說多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後人。

1965年至今,老人曆經46年的歲月,始終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進行著同樣的事情,堅持不懈地掛國旗,早掛晚收,日日不輟,將這麵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自己的心中。老人現在年事已高,不能再為群眾做事了,但老人的精神卻感動著一代代人,每到國慶期間,各單位都要為老人送去一麵鮮豔的紅旗和慰問品,老人的事跡引起了縣委、政府、地區及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2007年間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同誌、日喀則地區黨委書記格桑次仁同誌等領導先後前往慰問,對她這種精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2008年,老人被自治區評為“愛國守法模範”;2009年由樟木鎮幫村居委會支書羅布同誌在中央電視台“3?28”文藝晚會現場代老阿媽接受了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贈送的國旗,格桑次仁同誌親自護送國旗到樟木,轉交給老阿媽;2009年10月份,在地委宣傳部的組織下,在全地區開展向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學習的巡回宣講活動,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起到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如今老人的住址已經成為聶拉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重大節日都會組織幹部群眾、中小學生、駐聶官兵到老人居住的地方接受教育。

次仁曲珍老人的平凡在於她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不平凡的是她46年如一日插掛國旗的精神,在感動和激勵一代一代的人。偉大的精神正是在這平凡的行為中蘊涵,而真摯的感動在偉大的精神中迸發。

聶拉木縣委宣傳部

2010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