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東周大陸分合數載,史家有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所缺隻是一位領導者,江東君甫端為世族首領,雄才大略,天定命格,帶著世族子弟東征西討,浴血奮戰,在十年後建立了浩瀚的東周王朝,史稱賢帝。
其下世族大將論功行賞,皆封為異姓諸侯,分別為大越,北翎,蒼梧,青煞,南諸,玄武,陳地,七大中流砥柱,將國土分裂為八麵版塊。
戰亂結束,百廢待興,君臣齊心,百姓俯首,將滿目蒼夷的東周王朝推向了一個從未到達的高峰。賢帝前期,勵精圖治。統一貨幣,建立國家銀莊周轉貨幣。開放水陸兩棲商道,允許外貿通商。廣納賢才,無分門第,任用寒族子弟在朝為官。對於蠻夷之邦,進行大規模的掃擊,奪取了荒彌沙漠和西麵走廊,蠻夷一蹶不振,邊關從此再無後患。
賢帝晚年,行徑卻與早期判若兩人,精神敏感,疑神疑鬼,早年有功之臣皆被他以各種理由斬殺。五位諸侯王也惶恐不安,幾番權商後,南諸蕭侯王以邊關告急為由連夜進宮至枕側,在內侍協助下將賢帝毒殺於寢宮之中。
史稱時月政變。
帝君駕崩,皇孫鴻繼承帝位,新君尚幼不能把持朝政,各地諸侯相繼叛出,自立朝政,僅剩北翎,陳地仍為一體,效命於周天子之下。陳地乃君家本族王親,若是叛出尚有顧忌。北翎林家忠心侍主,絕無二心,一時傳為民間美談,也有傳言稱林侯王未叛出隻是缺少時機,而這終究是一家之言,也就不了了之。
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東周國土居然在內憂外患下挨過了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