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一個讓人驚異的女人(1 / 3)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諸多不確定的因素,會拿別人來參照自己將要行走的路,從中汲取一種力量,甚至得到一種信仰。那種被汲取的,精神或燭光,有人把它叫做勵誌。

董竹君是一個窮苦出身,從小被賣入青樓賣唱。從出身的低微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值得汲取的對象。因為,太多的人出身低微,生來就富有、生來就顯赫的家庭或個人畢竟是少數。所以,這個出身被很多人汲取,作為一個基礎點,引用在自己的路上,或者是自己親近的人的路上。

當然,我們也相信那句話:“阿裏山的神木能成為神木,不是一千年後才知道的,而是一發芽時就注定了。”這不是打破眾人心中的標杆,標尺,也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迷信。如果要解釋每件事,每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當然是有詞語和句子可以來填充解釋的答案空白的。但是每個解釋,並沒有推翻上述結論。

就像恩格斯對拿破侖的評價一樣:不要以為如果沒有拿破侖,就根本不會發生拿破侖個人力量和影響所憑借的那種社會活動。那些社會活動是注定會發生的,不在乎是不是拿破侖令它發生的。

董竹君是讓人驚異的,連出身都讓人驚異。驚異到任何一個平常的人都可以拿來提煉,汲取。相當數量的世人的出身也許會比她好得多,甚至很多。如果說,出身王室的公主是很少很少的話,那麼,出身青樓的女子同樣很少很少。隻是,後者的少可以被許多人超越。

正因為此,大家都可以汲取著這個女子“在途中”的每個點。誰也不會抱怨自己的出身,貧窮又怎麼樣?比起青樓那種卑微的地方,貧窮的人也許感到慶幸。

出身,這是董竹君第一個讓人驚異的地方。

有一句十分平常的話,常被人們拿來說事:“很多人輸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從起跑線上起身,每個人都在拚命趕路。盡管沒有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在起跑線之後的某個點與董竹君相比,因為有了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追求,也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

有的人遇到了一個闊少爺,有的人遇到了一個有權的老頭,有的人遇到了一個中不溜的富商。做小,做大,滿足於過著少奶奶舒適的富貴生活。

董竹君遇到了夏之時。

夏之時把一個從汙水浜邊上出來的窮小孩塑造成了一個大家閨秀的模樣。

董竹君很感激,但並不因為感激而放棄自己的原則。比方,她一定要做大,一定不花夏之時一分錢自己設法逃出火炕。

這是董竹君第二個讓人驚異的地方。

當然很難說,別的女人不會遇到夏之時。

四川省副都督帶著心愛的女人去了日本,給她家庭,給她教育,給她幸福。很多人羨慕董竹君的運氣。

有的人打算不想從董竹君的道路上提取適合自己的元素了。因為,她們認為,董竹君碰上夏之時,就像灰姑娘遇到了王子。

但總有人沒有放棄。因為,王子能看上灰姑娘,必定跟灰姑娘本身的潛質有關。夏之時看中的決不僅僅是董竹君的美貌,董竹君的潛質在後來的時間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從日本回來,董竹君終於見到了四川老家的夏之時的家人。她任勞任怨地做著人家的媳婦。做人家媳婦真不容易,特別是在那樣的一個封建大家庭。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很多女子都是這麼做著人家的媳婦的,甚至比她還要苦、還要累、還要委屈。

“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很多旁觀者都可以這麼無所謂地說。

可是,董竹君在四川的這幾年,不單是理順了關係,讓原先瞧不起她的人對她報以尊敬,而且她還燒得一手好川菜,對川菜也頗有自己的心得。這與她日後開辦錦江川菜館不是沒有關係的。她來四川不是走馬觀花,不是機械勞作,她用她的思想為她日後的發展奠定著盡可能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