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去世已經很久了,然而他的名字卻依然享譽世界。這是為什麼呢?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在於林肯生前公正自持、廉潔自守,從來沒有踐踏過自己的人格。
如果年青人能在開始創業時,就下定這樣一個決心:將自己的人格力量當做事業的資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背叛人格,那麼他在日後,即使不能名利雙收,也不會在事業上遭到失敗。反之,一個喪失人格力量的人,卻永遠不能長久地處於成功的狀態中。
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業資本,誠實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東西。有不少人,就是因為缺少誠實的力量,而最終走向了失敗。成功的關鍵在於正直、公平、誠實及信義。離開了這些,就不會得到真正的成功。
我們每個人都要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應當有著寶貴的人格和自尊。高尚的人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何代價也不能買去。甚至在必要時,寧可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人格力量的完整。
林肯做律師時,有人請他為一件訴訟案中理屈的一方辯護。他回答說:“我不能做這件事。因為到了當庭陳詞時,我的心中,一定會不住地這樣想:林肯,你是說謊者,你是說謊者!我相信,那時我會忘形,而這樣高聲喊出來的。”
一個人戴上了假麵具,而從事不正當的事業、職業、那麼他一定會常常受到自己內心的嘲笑,而常常鄙棄自己。良心的譴責或內心的羞愧是很痛苦的。它能減損人的力量,抹殺人的品格,而且足以葬送一個人的自尊與自信心。
不管有多麼大的利益,都不要留戀於不正當的職業。假若你要從事這種事業,最終,你會遭到失敗與不幸的。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自己的人格、自尊全都拋開了,我們寧願做辛苦的工作,也不能犧牲我們的自尊,毀滅我們美好的心靈。
創富箴言:把自己的人格銘刻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這才是你生命中最真實的歡愉。要記住,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偉大。
◇不為金錢放棄自己的理想
財富、榮譽、地位或權力等,不管從哪種角度講,都不是成功的標準。測定成功的唯一標準是,可能成就的事業與實際上所做的事之間的比率。
不可否認的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金錢而工作的。然而,如果一個人純粹是為了金錢而生活,那他並不是一個快樂的人。物質的需求隻是最低的需求,追求自我滿足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標。我們獲取金錢隻是一種手段,是為了達到實現理想的手段。因此,理想要比金錢重要得多。有許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甘願放棄大量的金錢。
喬治·詹就是認為理想重於金錢的人之一。在他13歲時,他就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家製鞋廠的地下室工作。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打開來一看,原來是紐約的賓坎頓工廠有一個領班的缺位,問他願不願來任職。他立即前往賓坎頓,並擔任了領班的職位。不幸的是,這家工廠由於經營不善,正麵臨著停業的厄運。
“讓我來經營一年好嗎?我一定做出又好又便宜的鞋給你們看看”,喬治向大股東建議說,“工廠可仍舊付給我領班的薪水。”於是,喬治便開始了他的經營生涯。對工廠的股東來說,這就好比溺水者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尋求著最後的一線生機。
出乎意料地是,幾個月後,工廠就出現了一絲曙光。股東們不需要再四處奔走借款了,定期支票也能一一地按時支付了。僅僅兩年的時間,工廠每星期生產的鞋就比以前多了十幾倍。
這時,給喬治加薪的建議被提出來了,但是卻遭到了他的拒絕。“請再等一段時間吧”,他回答道,“現在公司應該盡可能地向建設方麵投資,眼下還不是分享利益的時候。”
然而,在喬治42歲時,他又拒絕了給他加薪,反而借款將公司的股票買進了一半,這便是後來的葉迪因特製鞋公司。喬治為該公司創建了二十多家工廠,每年生產的鞋約有十幾萬雙。
執著追求自己理想的喬治,並不十分看重金錢,他還有個在紐約州南部美麗的河流兩岸建設兩種典型都市的新構想,他把這一構想看作是他此生奮鬥的目標。
“我的王國並非在於我所持有的東西,而在於我所做的事情中。”喬治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金錢而生活,我們將會成為一個平庸、世俗的人。過於看重金錢,會使我們的眼界變得狹隘,心胸也會變窄。而那些真正稱得上是天才的人,必將理想看得比金錢更為貴重。否則,天才們初期的作品所得到的那點可憐的報酬,是不能使其繼續保持對工作的熱誠的。正是因為他們堅持了自己的理想並為之不斷奮鬥,他們才被世人所接受,並獲得了人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