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寧夏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安全運行策略(1 / 2)

淺談寧夏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安全運行策略

地方經濟

作者:存玲

摘要:本文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分析了目前製約寧夏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基金管理安全運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進城居保基金管理製度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投資運行

中圖分類號:F8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5-000-01

為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製度建設,不斷提升我區社保基金監管製度執行力,及時掌握社會保險製度實施和基金管理運行狀況,以及如何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實行投資運營,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對城居保製度的穩定、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基金管理運行情況

截止2014年末,全區應參保登記人數212萬人,實際參保人數182.3萬人,其中:60歲以上36.8萬人,16-59周歲參保145.5萬人。截止2014年末,本年收入總計8.25億元,其中:個人繳費收入2.44億元,政府代繳重度殘疾等特殊群體補助492萬元,政府補貼收入5.81億元(其中:基礎養老金補貼即中央補貼2.42億元,個人繳費補貼省級補貼5472萬元,縣級補貼2.85億元)。截止2014年末,全區發放養老金36.3萬人,占參保總人數的19.91%,社會化發放率為100%。全年支出總計4.8億元,其中:發放養老金4.43億元,其他支出即喪葬扶恤費支出3700萬元,年末累計結餘15.92億元。

二、存在的弊端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缺乏吸引力,繳費檔次偏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個人賬戶機製,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1.年輕人參保積極性低,從低繳費心理普遍

從參保對象年齡結構來看,主要參保對象以中老年居民為主,年輕居民參保意願較弱,特別是16-29周歲年輕居民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太低,領取待遇太低,參保意願相對最弱。

2.待遇低,政策吸引力不夠

養老金領取待遇較低,離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老年人在沒有任何其他生活來源的情況下,每月115元的基礎養老金標準難以維持其基本的生活開銷。部分年青人嫌城居保繳費少待遇低,對城居保政策持觀望態度。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運營層次低,缺乏規範化管理

目前,寧夏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分別在各個市縣級財政機構管理運營,由於運營層次低,基金不能形成規模優勢,收益不高。每年基金的籌集、管理及運用都根據自治區政府、區財政廳和區社保局下發的文件來執行,而沒有嚴格的法製化程序,這就造成了基金管理的透明度低,缺乏有效的監督。而且基金存放在縣級,還存在著被縣級政府挪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