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之後(1 / 2)

一戰定乾坤,也定下了江山。

明軍擊敗了韃靼軍,占領了金都城。混亂中韃靼大軍除了九王子脫利、南院大王李祟光、和幾名文官武將護著大妃和年幼王子逃走後,剩餘的韃靼軍和民眾一敗塗地。

明朝打敗了韃靼國!人們均又驚又喜。他們原本沒有奢望能打贏仗。比起韃靼軍,明軍並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朱堪直甚至做好了打敗仗再與敵軍打十年艱難戰爭的準備了。可人們萬萬沒有料到,這場大決戰竟然以這麼簡單利索的方式勝利了!代宗朱堪直的一生勁敵韃靼大汗庫恩裏死了;他彪悍好戰的繼承人北院大王辛吉大王子也戰死沙場;善智謀能征戰的南院大王李崇光造反了;八個部落的頭人萬夫長也多半死於殘殺中;韃靼國的精銳軍隊損失了大半……

韃靼國打敗仗的最重要原因是,南院大王李祟光的臨陣造反,他和九王子弑父爭位直接影響了戰場形勢,動搖了辛吉王子和韃靼軍的軍心,造成了兄弟逾牆內部廝殺,一下子就輸掉了這場最重要的大決戰。

代宗率領明軍進入金都城,派出兵馬繼續進攻周圍輔城,把這塊蒙古大草原的南邊置高點牢牢得掌控在手中。金都城後是一馬平川的蒙古大草原和寒冷凍土。明軍占領這裏就等於扼製住了草原民族南下的關口。這一戰打得韃靼人再沒了進攻內地的基石。

兩軍暫且休戰,等待著下一步的決策。不久後,韃靼人傳來了訊息。韃靼國內亂了。脫利九王子帶著幸存的左國師等文官武將,大妃王子們逃回了韃靼京城上元都。與駐守京城的各部落的頭人萬夫長和王子們展開了激烈的相互指責,爭奪汗位和瓜分勢力的爭端中。庫恩裏死後,遺命由脫利繼承汗位,一些部落頭人和王子不服,爭議不休,甚至動了兵力。就沒有更多精力兵力與明朝開戰了。而這一番爭奪大汗寶座,登上汗位,再排除異已恢複各部落元氣,重整蒙古大軍的混亂可能要持續十年二十年之久。蒙古人再難有餘力南下搶擄漢地了。脫利九王子和韃靼各部落頭人王子們各自派出了使者,要求與明朝停戰和談。

人們聞訊大喜。數百年來蒙古草原上的心腹大敵,終於毀於內亂、實力大減,退縮回草原深處了。中原民族大明朝可以稍喘口氣了。

而這一切,都是有賴於一個少女的援助。就是她親自得去謀劃、操控、推動了整件事情的發展,使事件翻天覆地得逆轉了。她一個人改變了這場戰爭的進程,使天下形勢為之大變。都是一位叫“明前”的少女。

* * *

戰爭結束,一切迅速地恢複了原有秩序。

前線的“金都城”留下了許規和幾位大將鎮守,固守防線,防範敵軍。與韃靼國進行合談或者偶爾的小戰役。代宗與小梁王率領著文官武將們凱旋回朝,返回北疆西京。前線的戰爭一旦贏了,後麵大明的問題便迫在眉睫了。

此時,大明的“大勝捷報”也傳回了西京和京城“金陵城”。全國臣民們都為之歡天喜地、舉國歡慶。垂簾聽政的董、王兩位太後等皇室宗室們和朝廷內閣也下旨表彰。代宗與太子回到西京,北疆百姓們夾道歡迎,楊皇後也在藩王府設宴歡迎丈夫和兒子得勝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