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戰場混雜(一)(1 / 3)

深夜,荒原上到處都是衝天火光和激戰的人群。從虎敕關到韃靼軍營幾十裏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場。像一個沸騰的蟻巢。戰場中心是保護元熹帝突圍的北方軍,外麵一層是追上來包圍住他們的韃靼軍營軍隊,最外麵則是攻破虎敕關的韃靼軍,這時候也折返回來夾擊他們。

最危險的時刻裏,這隻保護元熹突圍的軍隊也出了大意外。脫利大將揚言他們殺死小梁王就放了元熹帝,火炮炸散了小梁王的親軍。劉誨等人趁機發難,帶著小太監圍攻了他下了毒手,要趁亂殺了他。這時候被炮火驅散的北方軍也醒過了神,倒轉方向衝回梁王身旁。卻被亂兵衝擊得進不到梁王身邊。

劉誨命人架起小梁王,向著遠處的韃靼軍大喊:“我抓住小梁王了!你們速速告之南院大王。我們交出小梁王,你們就撤兵。”

韃靼軍聞訊大喜,更猛烈得衝向了這方向。

伍懷德忍無可忍得揪住他的脖領子:“你要投降韃靼軍?”

劉誨滿頭大汗,顫聲道:“不!這不是投降敵軍。這叫保存實力東山再起。如果我們不答應他們就不退兵。小梁王本來就想造反篡位,正好殺了他。這是皇上的旨意!你想抗旨不遵嗎?”

兩個人扭成一團,幾乎在戰場上打起來了。伍懷德忽然回頭製止了幾個脾氣暴烈的錦衣衛和侍衛們衝過來廝打。

他轉身向著人群中的元熹帝和範勉,厲聲喊道:“好一個為國為民的旨意良計。好,劉誨,我問你,你知道前唐的楊國忠兄妹是怎麼死的嗎?”

一句話嚇得劉誨魂飛魄散,顧不上抓小梁王和向韃靼軍喊話了。連滾再爬得跑到皇帝的馬前大叫:“皇上救我!伍懷德要造反了。”

元熹帝神色大變,範勉也激靈靈得打了個寒戰,周圍的文臣太監們都驚呆了。

人們都知道,前唐的楊國忠兄妹是被嘩變的軍士逼著皇上賜死的。天寶十五年,唐朝潼關失守,唐玄宗出奔四川,到了馬嵬驛。當時的右龍武將軍陳玄禮得知軍士們怨恨上官,積怨已久,就要發生兵變。便對他們說:“如今天下分崩,皇上受驚逃難。不都是楊國忠兄妹禍國殃民魚肉百姓造成的嗎?如果不殺他們,何以謝天下?”眾軍士齊聲說:“我們早就想除掉他了。”

當時正有吐蕃使者到馬嵬坡與楊國忠會談。軍士們借機大呼“楊國忠與蕃人謀叛”。頓時六軍嘩變,團團圍住馬嵬驛,一舉殺死了楊國忠及其子楊暄。軍隊嘩變後,六軍生怕皇帝秋後算帳,非要逼迫皇帝立刻賜死罪魁禍首的楊玉環。玄宗麵對軍變,無奈得下旨賜死楊玉環。高太監把楊貴妃勒死在佛堂前梨樹下。楊氏兄妹身死嘩變之危也解除了。

此時此刻,伍懷德跟著劉誨直奔到皇帝馬前,手握防身的鋼刀,凶神惡煞得對著皇上厲聲大喝。他貌似厲喝劉誨,實際卻是要皇上學學唐玄宗,殺了禍國殃民的劉誨以防軍士嘩變。人們四下觀望,看著滿臉怒氣得圍攏過來的明軍和侍衛們,才醒悟劉誨的話徹底激怒了滿軍將士。

——去他媽的兩萬人。有什麼要緊的?皇上說過他寧願割地賠款,也不想把江山施舍給他的狗。戰敗了就投降吧,韃靼人還需要內地有皇上,他們不敢殺他。輸掉這場戰爭無所謂,穿營而死的數百人無所謂,虎敕關前戰死的數千人也無所謂。十萬明軍也……是他們愚蠢,不聽皇上的……

伍懷德凶神惡煞得站在馬前,不再像一個文弱書生了。話語像鋼刀般直刺人們的心:“皇上!你與劉誨不同。你不是丟棄國土和大明將士們的人,你是愛民如子的皇帝。現在我們身處險境,劉誨還聽信了敵軍讒言,自作主張得要殺來救援的小梁王。他想投降韃靼人,他已經是韃靼人的奸細了!我們得趕快挽回局勢,不能放任此人做下大錯。皇上還不下旨殺了劉誨放了小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