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遼闊,酷熱。綠鬆城附近成了一片戰場。沙礫地和沙丘之間經常出現土匪與鄉勇們混戰的景象。綠鬆城與沙匪們在雁北大荒漠上開戰了。
綠鬆城城主名王通,是個長像凶惡,身形彪悍的北方老者。他與崔憫商量後決定主動出擊。將五千名鄉勇分成五、六隻隊伍,由王氏家人和各鎮長隊長率領著出城迎擊敵人。趁著土匪們重整殘兵來襲,他們主動得進入荒漠截殺敵人,就能掌控住戰局,免得把戰火燒到綠鬆城。多虧崔憫提前發現敵情送回情報,使人們做好了準備。
這種大規模戰爭,必須用心謀劃戰術才可能擊敗敵人。戰爭中,一個正確的用兵計劃比勇猛的戰士更重要。最勇猛的將士隻能殺幾十人,正確的指揮作戰能打贏戰爭。
為防兵敗城破,綠鬆城居民也做好了撤退的準備。放棄經營多年的綠鬆城據點很可惜,但是滿城人口財富更重要。北疆邊民們習慣了隨時遷移向更安全遙遠的地方。如大漠深處,北疆與韃靼兩國邊界,甚至更遠的西域……
兩幫人馬交戰後,綠鬆城發現這次席卷重來的沙匪們彙聚了大漠裏的所有匪幫力量,近兩萬人馬。由最大的匪幫頭子石岑帶隊,誓要血洗綠鬆城。斥候還傳來了情報,沙匪後方還隱藏著一些隊伍,分成兩處埋伏在荒漠深處,虎視眈眈地看著這裏。
綠鬆城上空戰雲密布。
* * *
王通老城主安排好了各路隊伍,卻沒有安排崔憫的事務。崔憫成了閑人。他逃跑不成回城送信,又被這場意外困在了綠鬆城。四麵是荒漠,上萬劫匪圍著,就算王通父子放他走也走不了。他隻好陪著王通參謀指揮隊伍,王通卻不打算讓他參戰。
他們對他還有很大的戒心,怕這位錦衣衛指揮使在大戰中又出什麼茬子,就悔之晚矣。
王芸子聽到了訊息大為生氣,奔到正堂找祖父。她向祖父據理力爭道;“崔公子如果有異心,早兩日就騎著寶馬走了。還用得著拐回來送信?祖父想多了。別誤解了崔公子一片好心。他文武雙全,又有見識,你該給他一支人馬,讓他出城殺敵啊。”
王通父子有些尷尬的望望崔憫,沉吟了下就同意了。派了崔憫和王芸子共同率領一隻五百人隊伍,出東城剿匪。私下命令芸子多戒備,還暗令她的表兄鄉勇隊長張大項牢牢地盯著崔憫。官人就是官人,再品德高尚也改不了朝廷命官的身份。綠鬆城人身份神秘,絕不能被大明官府和北疆藩鎮所探知。
大漠炎炎,一望無際。蒼茫的天地間一隊鄉勇和沙匪廝殺著。崔憫與芸子等人出城不久就遇到了一股沙匪。
白衣飄飄,騎著淺金寶馬的美少年在山丘高處指揮著戰事。沙匪們派馬隊衝擊,少年下令鄉勇隊伍分成兩翼避開,等沙匪馬隊衝到近前,弓弩隊瞄準射箭,射得沙匪馬隊隊形大亂。之後兩翼再合攏攻擊,一下子就殲滅了大部分沙匪。綠鬆城人也跟著韃靼人百戶蕭五學了些排兵布陣之法,但這種現場操練實地殺敵,還是不經常見。都覺得大開眼界。
人們沒想到弱不禁風的少年高官還會排兵打仗。王芸子和張大項有些後悔沒帶出更多人馬,全殲了匪徒。芸子更覺得驚奇,錦衣衛指揮使為什麼會帶兵打仗?他不是皇帝老子最寵信的寵臣嗎。
崔憫一麵指揮著鄉勇們殲滅匪徒,一麵和並肩作戰王芸子敘話:“你不必為我與祖父爭吵,我跟著你的隊伍出戰也一樣。我會幫忙打敗敵人。”
“才不是呢!”王芸子揮刀抵禦著想衝擊沙丘的匪徒,不服氣地說:“這樣對你不公平啊。我是為了正事才跟祖父爭論的。這一日來我們接連打勝仗,就證明了你有指揮才能,是個將才。我推薦你做領隊是因為你能幹,能帶領大家打贏敵人取得活命。我是實話實說,絕無私心。這叫舉賢不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