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暈暗,崔憫在甘蘭寺寺外安排好了京畿大軍、錦衣衛保護著鴻滬寺。他派了京畿軍卒們去鴻滬寺的周邊村鎮搜索著外來的疑匪,錦衣衛留在寺廟保護著公主。甘蘭省太守也派了些人馬駐紮在山上聽候調度。鴻滬寺現在成了天下的“風口浪尖”,小梁王、益陽公主、禮部侍郎和劉司設大太監等貴人高官們停駐在此,又出了個“神佛顯聖”的大事。不能再出一點差錯了。否則這幫人就真的無顏以見皇上和朝廷了。
多事之秋,人在危途,每個人都覺得前途險惡。
天剛一擦黑,甘蘭寺寺牆外就傳來了一陣小騷動。二十多名黑衣蒙麵人趁著巡邏空蕩,翻過寺牆,闖進了寺廟。立時被巡邏的錦衣衛和太守兵馬發現了。為避免驚攏貴人,百餘名錦衣衛和軍卒們也不聲張,包圍著盜賊們展開了博鬥。經過了短暫交手,盜賊不敵逃走。他們剛躍上寺牆,寺院裏的樹頂塔樓上出現了很多弓箭手,張弓放箭,射傷了不少盜賊。錦衣衛們想活捉他們,盜賊們也不甘被俘,奮起反抗。兩方麵都不想將事鬧大,想快速地蕩平騷亂和逃走。於是更激烈的博鬥著。
寺廟後的小梁王的北疆侍衛們聽到了動靜,也來幫忙圍剿盜賊。他們人多勢眾,占了上風。盜賊們也極悍勇,死傷了好幾人也不投降,拚命突圍逃走。
崔憫親自帶隊圍剿盜賊們。他忽然發現,盜賊中有一個蒙麵魁梧男子,很彪悍勇猛。他心裏一動,眯著眼打量他。這夥盜賊們是漢人流民打扮,三十多人,像是北方貧瘠山裏的落草盜賊,想趁著鴻滬寺來了貴人,進寺偷些貢物金佛器。可是那個蒙麵大漢刀法出眾身手矯健,以一抵五地對付錦衣衛也不落下風。崔憫的心微微一動。他曾經在落石峽和韃靼流寇首領近距離的交過手,很熟悉他的體型和刀法。此時他冷眼旁觀這個盜賊,赫然有點像“落石峽伏擊”的韃靼首領!
是他嗎?崔憫麵孔蒼白,眼睛發光,心頭熱切。韃靼人被他們殺退,逃進了茫茫荒原。如果他聰明點兒絕不會自投羅網的,可是這人太像他了。
盜賊們見寺廟的守衛越聚越多,不敢戀戰,呼哨著撤退了。崔憫同時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抓住他!寧可抓錯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他心裏很不舒服,最近的一切事都失控了,都是這個男人惹出的事端。他們被他牽住了鼻子走了。他兩次三番地來車隊搶劫刺殺大明的公主、藩王和錦衣衛指揮使。還真以為大明無人了。崔憫心升怒氣。斜眼看了看聞訊趕來的張靈妙。張靈妙神色凝重地看著那個人,指揮著他的人圍攻他。他也認出了這人?
一定要先抓他!崔憫不待多想,“嗤”的一聲輕響,抽出了雪亮的緬刀,越出人群直奔那人。盜賊轉身看到了崔憫,竟然駭得後退一步,轉身就逃。崔憫提刀便追。兩個人立刻衝出混戰的人群,跳出了這個庭院,穿過了鴻滬寺寺的重重院落殿舍跑遠了。剩下的盜賊們也作鳥獸散,各自逃走了。錦衣衛們也分散開了追捕盜賊。
崔憫腿長身快,緊追著蒙麵黑衣大漢。兩個人一前一後地狂奔下去。他的心狂跳著,渾身蒸騰著一股血勇之氣,眼睛盯著前方逃跑的黑衣蒙衣人,緊追不舍。他知道“窮寇莫追”,心裏卻湧現著一個更灸熱的念頭。這蒙麵人如果真是韃靼首領,就牽連了太多人太多事,非得抓住他問個究竟不可!無論他是鬼是人,是寇是賊,他都要抓住他斬妖除魔。
兩個人像離弦的箭,一前一後地飛掠過了陰森空曠的西北大寺廟,奔跑過一重重殿落,不知不覺地甩脫了眾人,來到了甘蘭寺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