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和親(1 / 3)

這一場偷聽壁角,又撞見宮裏太監傳來皇上的秘旨,命令益陽“公主和親”的鬧劇,在小梁王出現後就幹脆又滑稽地結束了。

益陽公主立刻恢複了大明長公主的尊嚴,命人們款待了劉少行等人,安置在大營角落的兩座小帳篷裏休息。劉少行等人也假惺惺地接令走了。對外麵通稱他是王太後派來服侍公主的太監總管,要陪同公主一同到甘蘭省禮佛。這個借口最妥切。其實他卻是監視公主嫁給韃靼國南院大王的陪嫁宦官,要親眼看著公主出嫁。這個原因卻是不能公布於眾的。崔憫命人收拾了公主大帳的女官死屍,以暴病而亡為借口掩埋在附近。之後整個大營又陷入了死寂的深夜。

夜色更深,萬籟俱寂,大營裏沉寂如海。

小梁王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溜進了公主大帳。大帳裏,益陽公主和崔憫正等著他。

車隊的三位首領便聚集在一處。

“這是怎麼回事?”小梁王直截了當地問。

益陽公主沉吟了下。今晚的事也算是小梁王主動伸出援手解圍的。他看到了很多,還強行帶走了雨前,劉少行一行人以後也會在車隊裏監視押解她北嫁。都瞞不過小梁王了。於是益陽公主便向他訴說了“皇帝下密旨要公主和親”的整件事。

一時間,小梁王和崔憫都沉默了。

梁王朱原顯麵色深沉,眼光急閃,神情變幻又驚又怒,還帶著一抹震撼。他驚呆了,腦子裏飛快地盤算著。這簡直是個忽如其來的“晴天霹靂”啊!

漢人國家與域外夷族和親?自從漢唐之後,就沒有這種慣例了。京城裏的元熹皇帝還真是行為大膽,出招新奇,充滿了“奇思妙想”啊。一時間朱原顯都有些震撼到心神不穩了。這位皇帝堂兄究竟是精明到了極點?還是糊塗到了極點?他還真敢這麼幹?朱原顯的心翻了個個兒,他立即壓下了諸多念頭,目光炯炯地看向益陽公主:“堂姐,你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益陽公主神情平靜,口氣淡薄:“韃靼刺爾國與我大明比鄰而居,民風彪悍,國勢強盛,向來與我大明不和,這些年來戰事愈加頻繁。我們與他們開戰,勞民傷財,國庫又日漸空虛,堂弟你都很清楚。你們北疆是與他們開戰的先鋒,你們那邊兒抵禦蒙古韃靼人也很吃力吧。邊陲開戰,國家危難,我雖然是女流,也不能袖手旁觀。這也算是皇帝體恤蒼生黎民的無奈之舉吧……”

她口氣平淡,內心卻像燃燒了團火,把世間萬物都燒成了灰燼。黑眼睛放射出了憤怒的火焰:“……皇帝這麼‘愛國愛民’,我這位公主怎麼能不‘維護國體’呢!他已經下過秘旨,想必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抵擋住朝裏朝外的各種反對意見。嗯,他既不怕青史留名,我又怕什麼!哼,我難道還能抗旨不遵嗎……”

她渾身顫抖,口氣不對。

“你們是怎麼想的?”益陽公主抬著眼,緊鉤鉤地盯著他們,反問起他們了。

三個人都在極力試探著他人。

小梁王與崔憫相互看一眼,都臉麵發黑,內心焦灼煩躁得快瘋了。時間變化,大事迭起,“公主和親”的整件事迎麵撲來,逼得人們都麵對著選擇和絕境。

益陽公主出身宮庭,是個鍾鳴鼎食的貴胄皇族,性子也很自大高傲,很難想像她會恭順、馴服地嫁進荒蠻之地。從一國富庶之都遠嫁到草原邊塞,從禮儀之邦嫁到茹毛飲血的蠻夷,生活習性截然不同,人生與未來也截然不同。萬水千山遠離故土,和親之舉前途莫測,所嫁之人善惡不定,身處異國生死未卜……這個驚世駭俗的“公主和親”之事,益陽公主會做嗎?肯做嗎?願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