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們都堅信自己是愛他的(1)(2 / 2)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林鐵軍的妻子堅持不來追悼會。那女人意誌堅定,毫不妥協,她說她已經為她的男人送過行了。她還說,她討厭這種送葬的儀式,更不想在不相幹的人們麵前哭喪著臉。她說她有自己哀悼的方式,她不想讓她的悲痛落入俗套。

然而為林鐵軍守靈的怎麼會是不相幹的人?他們都是追隨林鐵軍多年的朋友和同事。他們曾敬仰他,屈從他,愛他或恨他,卻一律走狗樣地鞍前馬後,尤其那些漂亮的女人。於是他毫無征兆的突然死亡,讓幾乎每個人都猝不及防。

淒淒黑夜,卻這裏,燈火通明。為什麼他死了,會議室布置的吊唁廳卻張燈結彩。人們出出進進,惋惜伴隨著眼淚。角落裏卻有人露出狡黠的笑,這是人間常態。有愛,就必然地,會有恨。

於是,熬著,那不眠的夜。望那根本就望不到的銅雀台。

廖也夫心思複雜地站在祭台中央。他說,我們在這裏緬懷林社長,讓我不由得想起梟雄曹操。我們不論曹操是否奸雄,但他建造的銅雀台確實很令人向往。最早的銅雀台建於“建安十五年,冬”。銅雀台亦稱銅爵台。因為古時候人們喜歡“爵”這種飲酒的器皿,於是便以“爵”的形狀,為建安帝王建造了祭台,其中亦有逝者冥府依然有酒的意味。建安所建銅雀台,在今天河北臨漳西南的古鄴城西北隅。隻是櫛風沐雨,台基大部已被衝毀,不複往日輝煌。

史書上說,曹操曾遺命葬己於鄴之西崗。死後妾伎,也就是古代以歌舞為業的那些女子,在銅雀台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十五奏樂歌唱,諸子在歌聲中瞻望曹操陵墓。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總之,曹操死後,諸子和後宮們齊聚銅雀台,歌之舞之,遙望陵墓,傾盡了他們對主子的懷念……

老廖說完得意地環視眾人,尤為關注那些悲傷的女人,目光中難抑心中竊喜,然後無比感歎地對大家說,可惜我既不是妾伎,亦非諸子,說完大搖大擺地走出靈堂,仿佛死去的那人和他毫無關係。他走到門口時不禁高聲慨歎,可惜他不是吾皇曹操啊!

於是到了這個悲傷的上午。人們紛紛前來向林鐵軍做最後的告別。大廳裏彌漫著悲傷的哀樂,時而能聽到壓抑的啜泣聲。

出版社沒有讓林鐵軍的葬禮流於形式。每一道程序都盡善盡美。其場麵之大,可謂極盡哀榮。大家悄無聲息地為林鐵軍輪流默哀,唯有一襲黑裙的未央鎮定自若,看不出她怎樣痛斷肝腸。她隻是將那些哀悼的詩句和挽聯懸掛在追悼廳的牆壁上,然後靜靜地站在角落中。

沈遠果然沒出現在追悼會上。她堅持她已經在大雪中和他道過別了。她覺得那才是最真實的葬禮,讓漫天飛雪見證他們從此生死兩茫茫。

接下來進入調查階段。為此出版局成立了調查組,由保衛處長充任調查組長。畢竟一個人死了,總要有他的死因。經法醫檢驗,林鐵軍的血液中不含酒精,但汽車怎麼會莫名其妙地翻進雪溝。在一項項事故排查中,不斷有新的人為因素加入進來,於是事情變得愈加撲朔迷離。最終的結論無非是,要麼自殺,要麼他殺,要麼純屬交通事故。

當期望已久的死亡報告終於出爐,讓好事之徒無比失望。林鐵軍怎麼可能好端端地就死了呢?並且是死於一場毫無征兆的交通事故。於是人們不相信這個難以自圓其說的結論,一個人的死,尤其是林鐵軍的死,怎麼可能是一起交通事故就能解釋的呢?

於是調查組長開始一個一個環節地向人們解釋。首先,他們在林鐵軍的汽車裏確實沒有發現打鬥的痕跡,林鐵軍本人身上也沒有任何創傷,哪怕瘀痕。驗屍證明,導致他死亡的原因來自汽車翻轉時的撞擊。撞擊後顱內大麵積出血,所以當即斃命,即是說,他確實死於交通事故。

結論有了,但人們的質疑之聲依舊此起彼伏。調查組隻好再度分析案情,尤其對林鐵軍的汽車仔細勘查後,才發現車上的刹車裝置確實有人為破壞的痕跡,這就讓原本普通的交通事故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