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發言,如果感覺調侃別人有一定的風險,但又需要來個玩笑控場的時候,可以試著拿自己開刀。
【經典案例賞析】
2013年6月29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到清華大學演講。在回答學生提問的環節,翻譯的話筒突然沒了聲音,無奈之下,主持人隻能把翻譯叫上了演講台。
一旁的樸槿惠等到翻譯坐定後,還不忘開個玩笑,調節下氣氛:“清華大學的理工科很是厲害,這裏的話筒會壞掉,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不過這倒更能說明清華大學的理工科很強。”這番借題讚美的話語一經說出,現場頓時引來一片讚美之聲。
樸槿惠麵對翻譯的話筒沒了聲音的突發事件,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相反則是借題發揮,開了個玩笑。既巧妙地對事件本身進行了解說,又對演說起到了巧妙的過渡作用。
演說技巧筆記
演說中可以開玩笑,但別把演說當玩笑,不要嬉皮笑臉當成兒戲,聽眾也不是傻子。
1.開別人玩笑不如開自己的玩笑,學會自嘲式的玩笑永遠傷不到別人。
2.在當眾演說時開玩笑,必須要懂得適可而止,注意察言觀色。看到調侃對象表情不對就應該停止,必要時要作出解釋和道歉。
3.可以拿別人的長處開玩笑,達到欲揚先抑的效果,還別具一種神秘感。
二、指桑罵槐,讓別人躺著中槍
演說問題板
從前,有個瞎子被無辜地牽涉到一場官司中,開堂審判時,他對縣太爺說:“我是一個瞎子。”
縣官一聽,立刻厲聲責問:“混帳!看你好好的一雙清白眼,怎麼說沒有眼睛?”
盲人聽了縣官的話說:“我雖然有眼睛,老爺看小人是清白的,可小人看老爺卻是糊塗的。”
上麵的這個例子中,盲人明顯是指桑罵槐。盲人是接過縣官的話題來說的,表麵上似乎是就事論事,而內容卻加以改造過了。因而用得巧妙,罵得痛快,但對方又抓不住把柄。指桑罵槐也經常被運用到演說中,有含沙射影的功效。但如果不注意場合與身份,容易傷及他人。
技巧關鍵詞:不要暗箭傷人
指桑罵槐本是一種絕妙的語言藝術,說得好,可以起到旁敲側擊的效果。
某市組織部長榮升市委書記喬遷新居,叫來電工來安裝電鈴。電工見書記家裏裝修奢華,可謂燈壁輝煌。電工便想“恭維”一下該書記,把門鈴裝在了門框右下角。
書記不解地問:“你把門鈴裝在右下角,那客人來了還怎麼按門鈴呢?”
電工狡黠地說:“您以前是組織部長時,我給您裝的那套房子的門鈴就裝錯了,您現在是書記,肯定是門庭若市,來來往往的人很多。現我把門鈴裝在右下角是方便他們用腳按門鈴呢,在來拜訪領導的哪個不是雙手提著東西?”
人們常喜歡用幽默以匡正時弊,發泄內心憤慨。如上例中,電工顯然對於幹部收受禮物的作風恨之入骨。但他並沒有當麵揭穿,而是詳細解釋“把門鈴裝在門框右下角的原因”,因為來人都是雙手提著禮品,所以用腳按門鈴更方便。表麵上是為書記著想,實際上在指桑罵槐,拐彎抹角地諷刺書記的不正之風。
但是,如果在發表演說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指桑罵槐的語言藝術,往往容易暗箭傷人。
傑西卡·查斯坦憑借《幫助》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最終卻落選。查斯坦不從自身找原因,卻把失敗看成是評選不公的結果,她遮遮掩掩地說:“說實話,我真的很意外。在這個舞台上,卻拿不到這個獎項的確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我對自己的實力和表現毫無懷疑。但這種事不是完全靠實力的。有些因素我本身無法控製,我隻是一名孤軍奮戰的電影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電影演好。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查斯坦的話被媒體報道後,引起了輿論風暴,讓參加奧斯卡的所有藝人和評委都很惱火。
我們說,做人要光明磊落,不可暗箭傷人。查斯坦落選後,而對媒體拐彎抹角地表達自己對評委的質疑,使評委遭到外界無端的指責。平時,我們對他人或組織有質疑時,應該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傳遞出心中的思想信號,讓對方做到心中明白。像查斯坦這樣似有所指而欲言又止地發表看法,會給外界提供一個進行猜度和臆測空間,促使事件發酵,於人於己不利。
夥哥超級支招
其實,我們不必事事都斤斤計較,疲於算計。我們更應該改掉自己指桑罵槐的習慣,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安全的表達藝術。
首先,要言行坦蕩,有話說在當麵,不要背後再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