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了,那些事已經整整過去了九年。但她不敢忘,曾一次次在夢中重演,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她還記得九年前的那天夜裏,正是八月十五。母親知道她喜歡桂花的香味,還特意做了一碟桂花味的月餅。
那時,她和哥哥都很高興,卻不獨獨是因為能吃一份母親親手做的桂花糕。母親說,父皇今夜會過來。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是啊,父皇已一個多月未來過蓮華宮,母親也因此過了一個多月愁雲慘淡的日子,嘴上雖不說,卻總在夜裏偷偷以淚洗麵。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令人期待的晚上,竟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那天晚上,父皇來的很晚。母親和哥哥在說話,她本在母親的懷裏睡著了,被一股綿厚的酒香勾引,才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
那個穿著龍袍的男人,背著月光,第一次陰沉著臉出現在大殿門口,也是第一次帶了那麼多的禦林軍出現在蓮華宮。
他親自端著一壺酒過來,盤中置了三隻特製的杯,那時她不明白為何會有三隻杯。
以前,父皇也親自端過羋國進貢的美酒過來與母親共享。不過,他總說她和哥哥是孩子,不能飲酒,所以,向來隻帶兩隻酒杯。——其實,哥哥那年已經十四歲了,隻不過在父皇的眼裏他們都還是孩子。
她至今依然迷戀美酒的味道,大概就是因為受了那種想嚐又不能嚐的滋味所影響吧。
她仗著年紀最小、仗著那日是中秋節、仗著父皇的寵愛,向他討酒喝。他卻眸色沉沉的說,“不急,等你母妃先飲。”
枉她兩世為人,竟未能分辨出父皇眼中的殺意;竟還生出些期待。
父皇將第一杯酒送至母親麵前,“明日起,天下再無蘭氏一門。”
蘭氏是北國五大姓之一,遍布全國。此話中的蘭氏一門其實是指她母親的娘家。她的母親當時便明了了一切,淚聲俱下,口不能言語。
她和哥哥都還尚未從母親突如其來的淚水中反應過來,母親已決然喝下杯中的酒。直到她倒下,才知撲過去哭鬧。
如今再回想那時的情景,隻怪自己把人心想的不夠壞。如果能及時從中反應過來,便能將母親攔下。
可轉念再想,攔下了母親又能如何?人心是那麼的醜惡不堪。她能攔住母親喝下那杯毒酒,卻攔不住一個帝王的權勢。死人堆裏的幸存者,並非幸運。如母親那般善良的人,若‘有幸’還活著,必然無法承受眾多親人被丈夫殺害的事實。
如此想來,死確是她唯一的解脫。
母親氣息微弱的躺在哥哥懷裏,奄奄一息道,“蘭氏一族最大的過錯便是為太祖皇帝打下了這萬裏山河,立下了蓋世之功。才引來今日滅門之禍。”
母親將這一切都看的透徹。但一切都已經晚了。
父皇動作之快,心機之深,普天之下又有誰能及?蘭氏一族三百餘人,僅過了半夜,已全數斬殺。
三杯毒酒,母親隻喝下一杯,那剩下的……
父皇將第二杯毒酒端到的哥哥麵前,問他:“可記恨父皇殺死了你母妃。”
那時,她多麼希望哥哥的回答是‘不恨’。可是哥哥不像她。他不屑於這樣苟活於世。縱使他明白怎樣能活下去,他也不願意背棄自己的母親。
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讓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憤然弑父?那股狠絕的勁連老練的的殺手也要遜色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