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創業公司,準備好了嗎?
財智+
作者:周紅玉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
來自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創業公司增長強勁,新增數量創曆史新高,新登記注冊企業達到286.62萬戶,同比增長53.99%,相當於每分鍾就有7戶創業公司誕生。而這一創業熱潮,在今年更是持續升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而各類支持創業的具體舉措也將陸續出台。種種跡象表明,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當下的中國無疑正迎來一波大規模的創業潮。
在這樣的創業熱潮中,很多CFO們也開始心動,甚至有人已毅然下海創業,如原龍湖集團CFO韋華寧、原暢遊CFO何捷、原蒙牛乳業CFO姚同山等,不過對於大多數謹慎的CFO而言,創業雖然誘惑十足,但由於經驗、性格、人脈、資金等方方麵麵的原因,很難去獨自創業,這時是否可以受聘去一家創業公司任職就成了另一個選擇。
傳統經驗認為,隻有大型公司或者上市公司才有必要聘請一位資深的CFO,與其他幾位高層管理者為公司製定發展戰略,在這樣的觀念下,通常的觀點是,一個公司要年收益達到1億元以上,或者創始人和股東開始正式考慮公司上市,又或者流動資產發生巨大變動等,才會考慮聘請一位從業經驗豐富的財務負責人。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CFO的職責和企業的財務結構已不同於以往,在過去,公司財務部門的主要職責在於跟蹤和報告財務結果,每季度結賬以及控製公司財務支出。不過在今天,企業希望它們的財務部門能夠分擔更多的風險和責任。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兼合夥人陶寧就曾表示,財務是大多數創業公司最容易忽視的問題,以至於在遇到財務危機的時候應對不當。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創業公司應該及早引入CFO或財務總監。優信拍CFO曾真也表示,對於初創公司來說,財務很重要,對內通過建立數據管控係統為運營決策做服務,完成對財務層麵的管控升華;對外要成為最大的銷售,通過財務把公司賣給資本方,去換取到更多投資。
那麼,麵對創業公司對CFO的求賢若渴,一貫冷靜謹慎的CFO們又是怎麼考慮的呢?
用友軟件高級副總裁兼CFO
王家亮
能有機會去創業公司應該是好事。不過也要視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要看公司的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商業模式是什麼,是否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這種選擇既有賭一把的成分,也有理性的分析在裏麵。其次是要看是否有足夠的報酬,最好是有股權。還要考慮具體的個人因素,自己的家庭情況如何,經濟條件是否允許冒險。畢竟在已經成型的公司中,個人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而創業公司的機製更新,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