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章 江寧村(1 / 2)

睜開惺忪的眼,便望見天邊幻化的雲彩,便是那巍峨的青山,寧靜之中,天地間似乎有一種永恒的東西在流淌。

楊華一點都沒有浪費大好時光的覺悟,每天清晨,都喜歡懶洋洋的躺在木屋的床上,看著那山,看著那雲,想象著憨叔所講的神仙,若是世上真有仙人,那一定無比的自在逍遙吧。

楊華不是江寧村的人,是被一位蒙著白紗的女子遺棄的,那據說風吹過的時候,曾有村民得見那女子的容顏。隻覺得世上最美的七色“瓊花”盛開的時候,也遠遠不及那女子容顏的十分之一,可惜那女子帶著孩子出現,卻獨自走了,清晨響起嬰兒哇哇哭聲之後,便沒有人再見過那一襲白衣的女子,沒人知道她是怎麼離開的,也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似乎她就是天邊的雲,隨風而去,不留痕跡,無影無蹤。

村裏人不是沒有想過去找找這可憐孩子的母親,可惜江寧村位於中陸最大的山脈衡石山脈中,萬丈高山何止千萬重,隻有一條平江穿越而過,離這裏最近的大城是沿著平江向東的尹城,坐船要走上三個多月,作為大多數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江寧村太遠的漁民,又上哪裏找去。村裏的貨商憨叔倒是曾經去尹城打聽過,可惜她一說起那女子穿的薄如蟬翼的布料,就遭到一頓譏諷,隻言那種人物怎會去你們那窮山惡水,莫說是江寧村那種偏僻之地,便是整個尹城也找不出一個穿著如此貴重布料的人。

吳叔與吳嫂就住在江邊,那女子當晚就借住在他們家裏,看著沒有娘的嬰兒覺得甚是可憐,便把楊華從小撫養長大,吳叔曾有一個兒子叫做吳布平,後來去山中采藥再也沒回來,老兩口看著楊華一天天長大,心裏甚是快慰,有時候在想,也許蒼天可憐他們,又專門送給他們一個孩子。

嬰兒身上有一個玉牌,上刻楊華二字,老兩口也不知是不是孩子的本名,但覺得一定和孩子的身世有關,就給孩子取名楊華。

楊華從小就比村裏的孩子懂事,三歲的時候就知道幫吳嬸幹活,不知道羨煞了多少父母。

不過隨著年紀漸長,楊華頑皮的一麵也越發顯現。跟大點的孩子打架那是家常便飯,有一次還弄壞了村裏唯一識字的常先生的折扇,氣的吳叔把楊華吊起來打了一頓,常先生才作罷。

楊華不算勤奮,山裏本就無事可做,雖然村子裏能耕種的土地十分有限,好在江中出產甚是豐富,偶爾山中也能采到些鮮美的野果野菜,運氣好還能打到一些野味,江寧村的日子還算過的去,就這麼世世代代在江邊平靜的生活著。

肥美的蟹黃配合香料蒸出的特有香味從木門裏飄進來,讓本想繼續欣賞雲彩的楊華再也躺不下去,睡了一夜早餓了,吳嬸的菜做的很不錯,每天少吃一頓都是莫大的損失,至少楊華這麼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