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漢高後八年 公元前180年(2 / 3)

呂後時期,劉澤隻是營陵侯,天天在長安待著,沒什麼實權,也屬於呂後防著的人。

有一回,劉澤接濟了一個書生田壽,田壽為了報答他就說要為他謀劃出一個王的位置。劉澤將信將疑,給了田壽一筆錢讓他自己去折騰。田壽在外遊曆兩年之後,回到了長安,裝作不認識劉澤,然後租了一個大宅子。

田壽先是讓自己的兒子去結交呂後寵信的太監張釋,田壽在和張釋混熟之後給張釋出建議說,呂後現在非常想封呂氏宗族的人為王,但是限於劉邦當年的白馬盟誓不想自己提出來,希望有別人能夠替她把這個話說出來。

張釋信了田壽的話向呂後提議立呂氏子弟為王,呂後非常高興,賞了好多錢給張釋。張釋要將獎錢的一半給田壽,田壽不收,又對張卿說,現在呂產等人封了王,大臣們都不服,營陵侯劉澤當過將軍,是劉氏宗族中較為有聲望的一人,如果你建議太後也封他為王,可以平息一下大臣們的怨念,那幾個封王的呂氏王位也更加堅固了。

張釋對田壽言聽計從,又把這個話給呂後說了,呂後也認為有道理,就封劉澤為琅琊王,還把自己妹妹呂須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劉澤,妄圖徹底的拉攏他。

田壽替劉澤討得王位後,馬上和劉澤一起逃出了函穀關去了琅琊國,果然不出他們所料,後來呂後反悔了,派人去追他們但是沒有追到。等二人到了琅琊國之後呂後就一時不太好再動他們了,聰明一世的呂後在這件事上徹底被田壽戲弄。

田壽是絕頂聰明的人,和那些春秋戰國時期遊說諸國的書生們非常相似,就像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一樣,幾句話就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是個大才。

然而很可惜,田壽後來也就消失在曆史舞台上了,他沒有繼續替劉澤幹活,也沒有到漢朝其他的任何地方去做些事情。

每次想到這,我都會yy一下田壽就是傳說中電視劇裏常看到的那種超然的隱士,為了報恩輕輕一動就幫助劉澤要了個王位,功成之後就毅然隱退,何其的灑脫。

然而曆史往往是殘酷的,真實的情況非常有可能是田壽其實也就此江郎才盡或者再也沒有找到自己發揮的舞台,從此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了。

到底怎樣,誰都說不準。

扯完劉澤的逸事,繼續回到劉襄起兵的節奏上來……

劉襄派心腹祝午去對劉澤說:“呂氏馬上要作亂了,我們劉姓的王爺要有所動作,但是我年紀尚小(估算也就二十多歲),不擅長打仗,我願意舉國都委托給大王您,您在高帝時期就是有名的將軍,一定可以帶領我們打好這一仗,但是我現在不敢離開齊國的部隊,怕被其他人所趁,希望您能到臨淄來與我共同商議西擊關中的大計。”

沒有了田壽的劉澤其實也就是一介武夫,這麼簡單的一個陷阱都沒看出來,傻裏傻氣的隻身去了臨淄。人一到臨淄劉襄馬上翻臉不認人扣押了他,然後讓祝午用劉澤的名義發動琅琊國的兵與齊兵合二為一。

劉襄發動了兩國兵力之後,覺得氣勢已成,正式的發出了公告給各個諸侯王,公開譴責呂氏的惡行,號召大家一起抗呂。後來的文帝也就是當時的代王劉恒就是在此時相應了劉襄的號召,順勢起兵。

此時中央是呂產當權,樊噲死後,呂氏家族中本沒有帶兵的良將,高帝時期剩下的將領也隻有周勃和灌英了。周勃是呂家一直重點防範的對象,所以呂產派了灌英去迎戰劉襄。

誰知灌英其實是也劉氏的死忠,雖然不敢明著和呂氏對抗,但這種為呂氏賣命的事也不願幹,和劉襄很有默契的在滎陽成皋這個當年劉邦和項王僵持的地方耗了起來,誰也不出兵真打。

灌英不真打是不想給呂氏賣命和劉氏長孫兵戎相見,而劉襄不真打是因為他也接到了劉章和劉興居發來的消息,那就是長安要大變。

第六節 平定諸呂,絳侯定天下

劉章說的長安大變是陳平和周勃發起的“平定諸呂”行動。

從劉章那兒得知諸呂準備叛亂後,絳侯周勃想先動手殺了呂家的人,可是他絕對鬥不過呂祿手上的北軍,對於周勃來說,唯一的機會就是想辦法讓北軍倒戈。

以當時人民對劉氏江山的認同和對呂氏的痛恨,還有本身這麼多年當將軍的威望,周勃想讓北軍倒戈還是容易的,關鍵是如何能夠在沒有呂家的人情況下進入北軍,給他一個演說策反軍隊的機會。

呂祿隻要一直不離開北軍,周勃就一點兒機會也沒有。

陳平又出奇計,他找來了呂祿最好的朋友酈寄。

酈寄是劉邦大將酈商的兒子,也算是劉氏的老臣,陳平半勸服半威脅的把酈寄拉到了自己這邊。

酈寄按照陳平的指示約呂祿出城打獵,而周勃就趁這個機會隻身衝進北軍,對所有兵士說:“幫呂氏的人露出右臂,幫劉氏的人露出左臂”。

周勃敢這麼做是深深的相信當時人心還是向著劉家的,呂家畢竟隻是一群“妄圖盜取劉家革命果實的人”。

北軍將士們不出意料的紛紛露出左臂,跟隨周勃一起變成了鏟除呂氏的勢力,就這樣周勃在沒有兵符的情況下拿到了北軍的指揮權。

掌握了北軍對於陳平周勃來說就已經贏了一大半了,但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還要想辦法解決南軍的問題。

南軍當時尚在呂產的掌握之中,呂產衝進了皇宮想要作亂。已故丞相曹參的兒子曹窯恰好任禦史大夫,他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周勃,周勃火速撥了一千人給之前提過的劉邦長子劉肥的一個兒子、英雄無敵的朱虛侯劉章。

劉章帶著這些部隊不但殺退了呂產的人,他的弟弟劉興居甚至還順勢把呂後立的那個少帝也給幹掉了,說他不是真正劉家的子孫。

劉章兄弟是有私心的,當時他的哥哥也就是劉邦的長孫齊王已經起兵討伐呂氏,殺了少帝之後,齊王就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人,而親哥哥繼承了皇位肯定自己也就能順勢飛黃騰達。

不管這個少帝到底是不是惠帝的骨肉吧,當時不但劉章兄弟不想認他,連周勃陳平都不想認,所以他即使是真皇子也就隻有當假皇子的份了。

囂張了十五年的呂氏一族瞬間隨著呂後的去世而煙消雲散。

當時無論是比血緣關係還是比平定諸呂的功勞,確實沒有人比劉襄更適合當皇帝,而且從幾件事情上來看他確實也很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