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後記(1 / 1)

一直都覺得寫作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就如同在孤島上生活,與世隔絕,自給自足。而寫作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寫作是不需要資本的市場,一支筆一張紙,寫出內心的東西,就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有人說,寫作的人是憂鬱的。而我覺得,寫作人的快樂,是不為外人所知的。

曾經有人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說,出書。那人說,那不是一件不難的事情嗎?他不知道,曾經我父親的夢想就是出書,寫一寫阿勒泰的生活,他突然離去以後,這也變成了我的夢想,我帶著這個夢想一路走了十六年。

母親對我說,你父親如果不離去,今年也要過六十歲生日了。我總是記得新疆自治區成立了六十周年,卻忘記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如果父親還在,他一定是阿勒泰地區最好的筆杆子,用筆寫出這六十年的巨變,從荒漠到良田,從平房到樓房。好在我是他的兒子,我是新疆的孩子。

高三那年所有人都沉浸考題之中,隻有我在課桌上寫著文字,那一年新概念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家,我夢想去上海參加征文比賽。隻是寄出的作品石沉大海,我想比這個更幼稚的是,我複讀了一年是為了第二次參加新概念大賽。當然,還是杳無音信。

曾經在天涯網站上一無所有的呐喊,把自己所有的苦悶都傾瀉於網絡,盡管很多網友覺得我的文筆不錯,但是那些文章很少見諸報刊,沒有稿費。盡管如此,我還是勤奮地寫東西,宣泄內心的悲涼,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五年。

這個過程很漫長,漫長到我生活的孤島荒無人煙,偶然有人對我說句話都是:好好找一份工作,考個公務員,別寫作了。重新回到新疆這三年我很少再去天涯上寫文章,我想他們說的對,這是一條不歸路。隻是我不甘心。

我把用了五年的網名北漠小冰從天涯上注銷了,沉澱下來,開了一個網店,不亦樂乎地賣一些新疆特產,還有一些收入,偶爾讀讀別人的文章,也不會再去想能不能寫出像樣的文章。

年前的時候,回了一次青河,兒時的夥伴、童年的記憶一下子全部湧上了心頭。曾經覺得生活無比昏暗,站在青河的河邊上突然全部釋然了。生活是給了我們很多苦難,但是還有那麼多人心存陽光與感恩,我為什麼要沉寂在自己內心悲傷的一麵中十年,不能自拔?

再給父親上墳的時候,我並沒有哭,而是和他梳理了童年的日子還有走向社會接觸的人與故事。

劈千棘斬萬荊,行高山渡深水,最後發現最美的風景就在這路途中。

回到烏魯木齊,我又把用了三年的網名盛世小草注銷了,之前起這個名字內心的想法是:貴國賤民。我想它太不陽光了,走了那麼遠,走了那麼久,行者楊奮或許更適合我。

從那以後,我將這些年的故事與人都列了一個表,一個一個開始寫。

以前在內地的時候總是歸心似箭,想家的時候去吃拌麵與饢。這些年才明白,拌麵與饢並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而是寄托了一種情緒在裏麵。

以前總是把文字當作內心宣泄的最好方式,現在才明白,其實文字是我們懷念過去最好的載體,失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以前的生活太自我,現在才明白,站在另一個角度,新疆也有故事,這些故事會讓你忘記新疆的沙漠、草原與戈壁灘。

這個過程很漫長,漫長到就算每一個寫字人都是孤島,也會有深海擁抱。

這深海是靈魂,是理想,是一直堅忍不拔的性格。

這深海是共鳴,是認可,是一路艱難困苦的信仰。

你看這篇鉛字的時候,我的夢想已經實現了,盡管用十年之久,我以前常說,你看得見我在鍵盤上打出的字,卻看不見我落在鍵盤上的淚。現在我想說:所有的眼淚都已經準備好了,隻要夢想不曾丟,隻要你心向大海。

斑駁不堪的記憶

點滴傾訴

在枯寂的人生中

得以慰藉

思念的文字

化成生命蝴蝶

在我們的世界裏

飄飛

人的祭灶

人的絮叨

不過一線之間

動情的旋律

揚起的帆船

去尋找生命的港灣

每一座孤島

都有深海擁抱

記憶是我最大的行李,我把它卸到這裏,繼續下一個旅途。心存感恩與陽光,就會在旅途中看到最美的風景。

我愛的新疆與你愛的新疆是一樣的,因為打動人的,最終還是故事,是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