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竟留下,又怕人傳揚。雖然人不知道是我,而我之心內,到底不安。”想至此處,將兩首詩都放在燈上燒毀。正是:多病由於多慮,多慮由於多情。愁思半日,生起倦來。喚侍女來摘環佩,方知失去一枝金簪,益發煩悶,好生懊惱。不知這邊如此懊惱,那邊卻又十分醒脾,你道如何醒脾?大凡閨中詩文,斷不可輕示外人。不但風雲月露之詞要被人輕薄,就是《關睢》《麟趾》之章,亦要招人指摘。當日耿朗回家,將那律詩二首重加推敲,大有”搔首踟躕之態。將那一枚金替再三把玩,大有“自牧歸荑”之思。”於是將律詩、金簪好好收在小書齋內謹密之處,以備不時的鑒賞。你道這小書齋在於何處?原來耿朗所住,乃泗國公舊府,其餘伯叔皆另有宅室,故此處是他獨居,進大門有二門,二門前左右有旁門二座,門內分門別戶,無數房室,直通著周圍群牆,乃眾家丁居住。進二門有儀門,儀門前左右各有廂廊五間,乃家人辦家務之所。進儀門是大廳五間,東西陪廳各三間,陪廳旁小屋乃家人輪日值宿之所。大廳後為二廳,亦是五間,東西亦是三間,旁邊亦有小屋,亦是值宿之所。兩層陪廳之後,俱有箭道甬路,內通東西二所,外通辦家務廂廊,所有內裏婦女會親養病之所。二廳後又是重門,重門前左右又各有廂廊三間,又是值宿傳事之所。進重門正房三間,左右耳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由左右耳房邊的角門進去,東西又各有一所。這東西二所及東西廂房之後,又都有亭台樓軒之類。正房後有樓五間,左右陪樓又與東西二所相通。樓後又是正房三間,廂房六間。此外周圍夾壁,以便坐更傳籌。夾壁牆外,就是二門前左右旁門內的眾家丁住房。前後左右,曲折通連。又有三層後門,以便眾家丁喜喪事件。當日耿朗的小書齋就是重門內正房的右耳房。康夫人住在正房,雲屏是東廂,香兒是西廂。香兒原為侍妾,今卻與雲屏對戶而處。有分教:情即情重,頓生秋夜之情懷。妒女妒深,已啟春宵之浸潤。
散人曰:題為兩扇,文成三股。前總提,後總收,另一機柚。吉夫人似可無用,敘宅室一段實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