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哥道:“段總又不是劉顯赫,催豬不吹牛……苗支書,咱們去第二家,是胡麗華老師家,對吧?”
苗琳道:“對,胡麗華老師不在三社,是四社的人,據說三十多年前,從民辦教師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回到家裏,被群眾選舉為社長,因為辦事公道,為人厚道,連選連任,一幹就是三十多年。這個老同誌值得一訪。”
馬大哥道:“紮根基層,服務群眾。這個同誌肯定有博愛的情懷,有忠誠的品格,有為民的意識。為民不去看,不去關心,就是對人家工作的忽略,就是對人家存在的冷漠。”
阿樂道:“我不講了,再講就沒玩沒了啦。胡隊長,謝謝你,今天采訪胡阿婆我們每個人都覺得有收獲。”
在苗琳的引領下,沿著伏羲岩順時針方向走,大概走了兩三裏地,就到了四社的地盤。
四社的社長胡麗華早就在家門口等候:“馬主席啊,我當人民教師半輩子,做基層幹部三十多年,你是我這輩子見到的最大的領導了。是什麼仙風吹來的大領導啊!”
苗琳道:“是咱們橋氹村發展旅遊,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風把馬主席他們吹來的。胡社長,馬主席他們來呢,主要是對你所掌握的胡姓家族在最近百十年裏的重要事件,看看能不能為伏羲岩找到為什麼叫伏羲岩的蛛絲馬跡。目的是為考證伏羲岩為啥叫伏羲岩。”
胡麗華道:“歡迎歡迎,我代表胡姓家族熱烈歡迎咱們馬主席一行對胡姓家族的考察。說實話,你們找我算是基本找對了人。我是咱們胡姓宗親會的顧問,也是胡氏家譜的執行主編。我會把我所知道的有關曆史掌故講給大家聽的。”
半枝蓮道:“我聽說你們這裏有一個一場跨兩縣與一屋三市管的故事?”
胡麗華道:“我們所在的九品場本來就在富順和越西兩個縣交界之處,胡姓人家搬遷到這裏以前,就有了這個傳說。隨著人口日漸增多,九品場興旺起來,先後建了南華宮、文昌宮、陝西廟、江西廟等九宮八廟。一時成為兩縣之間的繁華之地。那時候,九品場場口屬於富順縣,場內屬於越西縣。相傳在清朝的時候,宜賓縣的一個縣官路過此地,進文昌宮參拜,發現一個叫花子死在一間破屋子裏麵,無人掩埋。富順的說該越西的管,越西的說該富順的管,結果誰也不管。宜賓縣的縣官動了惻隱之心,就對富順和越西的人說‘既然你們兩個縣的人都不管,那我宜賓縣的人來管。我出錢把他埋葬了之後,這間屋子和安葬他的墳地就歸我宜賓縣管,你們說要得要不得?’那時候,兩個縣的人都不想管,巴不得有宜賓縣的人出頭,沒人計較這一寸半分的土地和一間不值錢的破屋子,就說‘要得要得,這間房子(約20平方米)和葬他的墳地就歸您。’這就是一場跨兩縣與一屋三市管的傳奇。”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穹窿八部.新村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考官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