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見兒子鐵了心,也就不再勸他讀書了,歎息道:“可惜了咱們家的好風水……當初,人家陰陽先生說了要出大人物的。可惜了,隻有等孫子一輩看能否出人才。”
王洪生說服了父親,就大膽參與村委會主任的競選,他找來兒時的幾個好朋友,一起搞了一個村委會主任競選領導小組,負責為王洪生出謀劃策和拉選票。尤其是得到鎮團委書記於鐵軍的大力幫助,於鐵軍剛到鎮上就擔任了鎮團委書記,負責聯係龍華鎮最貧窮落後的香閨村,組織上在給她壓擔子:“小於啊,你在學校是優大生,所以,出來就當上了中層幹部,組織上給你的機會比別人多得多,為了你能更快的成長,黨委會研究決定,讓你負責去聯係咱們鎮目前最艱苦的一個村——香閨村。這個村不僅路遠,而且矛盾重重,村上幾個幹部分別屬於幾大姓氏的代表人。而且,村上不通公路,每次去下鄉隻有翻山越嶺去,組織上給你的任務是,隻要把村上的事情弄好,不讓老百姓來鎮政府鬧事,就算你完成任務,別的村的三大基本任務,你都可以不管。”
於鐵軍那時還不懂什麼三大基本任務。問:“啥叫三大基本任務呢?”
“所謂三大基本任務就是每個駐村幹部和村兩委幹部必須認真對待的工作,年終要進行目標考核的。考核的結果直接與獎金和誤工費掛鉤。三大基本任務是——糧錢人。糧,顧名思義就是糧食,也就是指農業生產方麵的工作;錢,就是工業和稅收等方麵的工作;人,這裏主要是指計劃生育這個難題。概括起來,就是農業、工業和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發展,簡單地說,就叫糧錢人。”
於鐵軍到了村上,才發現,村上幾個幹部的年齡太老化了。當時的支部書記最大,年齡73歲,村主任也65歲,會計最年輕,才56歲,整個村已經有大約4、5年沒有發展黨員了。這樣的班子,怎麼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農業的需要呢?於鐵軍向黨委提出必須趕緊對班子的結構進行調整,才率先在全鎮試點公開選拔村委會主任的。
嚴格說,王洪生其實不是村委會主任的最佳人選。因為當時的王洪生還不是中共黨員,一般來說,村委會主任都會兼任村支部的副書記。但他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個是有知識,一個是人年輕。於鐵軍在黨委會上彙報的時候說:“知識改變命運,未來必定是依靠知識來發展經濟;窮則思變,年輕人來做村委會主任,必定會考慮長遠發展,我找這個同誌談過話,我局的他有理想,有抱負,是個能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的能人。”
於鐵軍的一番話,讓王洪生作為了村委會主任的正式候選人。
正式選舉的時候是等額選舉,結果可想而知——王洪生高票當選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語嫣.城鄉之戀》第五十五章 小問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