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放生河(2)(2 / 2)

王儀涵道:“是啊,就是餘水淼先生告訴我們的。”

李文龍道:“去看看沒問題,關於穹窿佡境旅遊開發,我們民間也多次開展了討論,聽說紅豆集團的王董事長段總經理有意投資搞穹窿佡境的產業開發,我們更期待他們早日把穹窿佡境變成旅遊景區,這樣才不辜負我們這兒的旅遊資源。說實在的,我們這裏關於詩仙李白的傳說非常逼真,不僅有遺跡(太白渡。太平橋,還有放生河三字的摩崖石刻)為證,還有不少傳說故事。我們也將李白的生平和年譜,詩集等進行綜合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青年時期的李太白沿著岷江、沱江遊曆,極有可能進入過穹窿佡境,因為穹窿佡境的核心是倆母山,倆母山不僅僅有西蜀二峨眉之美譽,還是岷江和沱江的發源地之一。這麼重要的地點,李白是有可能會來考察的。咱們拿得出來的最有利的證據之一就是李白寫的詩《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首詩相當有名,是李白的詩歌名篇之一。關於《送友人》的‘友人’到底事誰,古往今來不少研究者都自圓其說。學界至今不得其解。從種種資料來看,‘友人’為範崇凱的可能性相當大。範崇凱是唐玄宗開元四年狀元,後應詔作《花萼樓賦》,被評為天下第一。李白此詩,或者是他在蜀中送別範崇凱赴長安趕考前之作。此說較可信,李白在蜀中十年,與當時名動天下的範崇凱交往甚厚,且第一、二句描寫與內江縣城地貌相似。為紀念李白與內江才子範金卿的友誼而募資修建的樓亭,因李白字太白,所以取名為‘太白樓’。”

餘火炎也事李白詩歌的研究者,她也加入討論。道:“據說,後來李白還專門寫了《贈範金卿二首》

【其一】

君子枉清盼,不知東走迷。離家來幾月,絡緯鳴中閨。

桃李君不言,攀花願成蹊。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攜。

我有結綠珍,久藏濁水泥。時人棄此物,乃與燕瑉齊。

摭拭欲贈之,申眉路無梯。遼東慚白豕,楚客羞山雞。

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隻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其二】

範宰不買名,弦歌對前楹。為邦默自化,日覺冰壺清。

百裏雞犬靜,千廬機杼鳴。浮人少蕩析,愛客多逢迎。

遊子睹嘉政,因之聽頌聲。

這兩首詩雖不是那麼出名,卻寫得清楚明白,受贈者範金卿就是咱們內江人範崇凱,也就是前詩的‘友人’,可見,從李白的詩歌內容分析,李白曾經到過咱們穹窿佡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基於這些,咱們方可以去尋找詩仙留下的所謂‘遺跡’——即太白渡、太平橋和放生河石刻。”

焦集芳非常興奮,道:“那咱們還等什麼,馬上、立刻就去尋找李白留下的三處遺跡了撒!”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穹窿八部.古砦迷霧》第#一百四十五章 放生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