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讓孩子學會忍耐(1 / 2)

忍耐不是與生俱來的,正如你已經注意到的,忍耐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東西。必須一刻一刻地、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教給他,他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學習。為使你的孩子學會忍耐,他必須獲得兩種重要的智力技能:估量、理解時間的能力和領會因果的能力。他還需要兩種關鍵的情緒技能: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延遲滿足的能力。這些技能是相互依存的。

嬰兒開始隻有很小的忍耐力,這對他們的生存來說不僅正常而且必要。一個嬰兒的全部需要(食物、溫暖和保護),必須由他身邊的成人給以滿足,哭是嬰兒尋求幫助的一種必要信號。但是即使是新生嬰兒有時也必須讓他學會等待一會兒,鼓勵嬰兒忍耐是從簡單地告訴他開始的。當他聽到你的說話聲,他就會開始考慮下麵將出現什麼。當幾個月的嬰兒聽到你的說話聲,他就會停止煩躁,以此表明他已經懂得你的說話聲,並且是他得到滿足的一種前兆。因為語言聯係著因果思維,所以它幫助嬰兒學會延遲滿足。

媽媽要記住:對一個嬰兒來說,忍耐意味著隻能等待兩三分鍾。如果不及時地滿足他的需要,他的哭聲就會逐漸升級,同時他已經學到的所有關於忍耐的要求會被忘記得一幹二淨。如果你的反應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孩子相信他的需要會得到滿足。這就使他信任你,並鼓勵他下次能等待更長時間。

18個月~3歲,這時的孩子已經會用語言向你傾訴他的要求,但他還不大懂得通過許多能力來調整自己,而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急切願望,迫切希望得到他需要的東西,從而常常顯得毫不講理。孩子的大量需要是指向你的——你的照顧、情感和讚許等等。他不理解為什麼你在被召喚的瞬間,不馬上過來或立即聽從他的命令。

媽媽要記住:嬰兒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是這個年齡段發展的一個健康、正常的特點。缺乏忍耐力和有限的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因為他仍習慣於把他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

訓練1:“寶貝,請你等一等”當孩子向你提出要求時,微笑著對他說:“給媽媽念一首‘小蝸牛’的兒歌,你念完‘小蝸牛’,媽媽就過來了。”或“媽媽在喝咖啡,你給媽媽唱首歌,然後我們出去買牙刷。”你也可以使用幫助孩子判斷時間推移的裝置,比如說指著漢堡造型的計時器告訴孩子:“看,等計時器的鈴響,媽媽就要開始給蛋糕點一枝蠟燭啦!”你還可以用積木來教孩子計算天數,讓他學會等待。

訓練2:“媽媽,你好了沒有啊?”和你3歲的孩子玩一玩角色互換的遊戲。比如,由你來扮演沒有耐心的孩子,讓孩子來扮演爸爸或媽媽。然後,在“爸爸”或“媽媽”在為你做事時,誇張地模仿孩子平日不願意等待的焦急,比如大叫“爸爸(或媽媽),你好了沒有啊?我要吃蛋糕,我不要等!我現在就要吃!”讓孩子體會到模仿的幽默,並領悟到不願等待的滑稽。你還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主題關於期望、忍耐和最終滿足的故事書。這些都可以逐步幫助你的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如何變得有耐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