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1 / 2)

解決問題是指對由一定情景所引起的問題,按照一定的目標,通過記憶、思維、想象、技能、情感、意誌等一係列心理活動階段,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幼兒在與周圍環境不斷交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他們去解決。

鼓勵幼兒學會勇敢麵對問題。在幼兒園很多幼兒遇到事情就會哭,不會勇敢麵對。現在孩子嬌貴,特別是年紀小的幼兒,比較怕他們摔倒碰傷,有的幼兒摔倒了還沒哭,就跑過去抱起幼兒問這問那“摔疼了沒有?”幼兒本來不哭也變成哭了。過度的關心成了培養幼兒勇敢品質的一大障礙,當然這和家長的無微不致的嗬護是分不開的。還有在農村大多都會存在對幼兒的威脅和恐嚇。“你還不快點吃(哭),待會大灰狼來咬你”漸漸地,孩子變得膽子越來越小了。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應該多鼓勵幼兒接觸他們害怕的事情,如:有一些小蚯蚓,孩子友一看都避到一邊,不敢碰。你就有手指輕輕地碰了一下蚯蚓,孩子看到你碰,也想試試,就拉著幼兒的手一起伸出手碰,孩子見了膽子也就大了,漸漸地不怕了。現在家長為了安全很多時候對幼兒的管束較嚴,這不準那不準的,這也會扼殺幼兒的冒險精神,在確保的安全和看護下應讓幼兒玩一些帶有冒險成份的遊戲,如:從桌子上跳下來、滑梯上的吊圈、蕩秋千等。教師要從容對待,不失時機地給予肯定和讚賞。

一、利用同伴的影響力,激發幼兒願意自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孩子們從小生活在沒有困難的環境中,任何問題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幫忙解決,因此他們已經形成了對成人的依賴心理,一遇到問題就試圖尋找別人的幫助,沒有自我去解決的積極性。因此,要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就要激發起孩子願意自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在平時非常注重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看到願意嚐試去自我解決問題的孩子,在集體麵前強力地表揚,使其他幼兒知道遇到問題要向他們學習,既嚐試自己去解決。

二、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爭吵”,在爭吵中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幼兒走出家庭,與夥伴之間的矛盾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種種交往的障礙。而解決這些障礙正好為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通過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也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性。那麼以後,孩子再遇到問題時,就不會一味地依賴成人,會自己想辦法,這便增強了自信心和自己解決爭端的能力。既然孩子之間的爭吵對他們個性心理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對此就不必大驚小怪,而是要正確對待。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幼兒爭吵也有它一定的弊端,幼兒爭吵有時會是“力”的較量——打架,這是成人必須製止的,其他時候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尋找大家都滿意的答案。

當幼兒之間產生矛盾、發生爭吵時,隻要沒有打架等情況出現,就應該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相信他們肯定能合理地解決,久而久之,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幫助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說到孩子間因矛盾而發生的問題無非就那幾方麵:物品的爭搶、無意地碰撞等,在那些時候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是很單一的,如何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幫助幼兒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讓那些方式成為幼兒之間解決問題的工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