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長沒想到會碰上這樣的場麵,一時愣住了,曹仁超這才脫身離開。從此,他把這件事作為終身教訓,告誡自己要一輩子腳踏實地做事。
躋身報業凡人變“超人”
曹仁超供職的證券公司有很多年報,都是英文的。曹仁超英語很好,經常拿報表看,了解了很多資訊,和客戶交談時,就能為客戶解答許多問題。後來他覺得把這些問題寫成文章發表出去,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自己也能掙些稿費。
於是,他開始給報社投稿,最終得到《明報晚報》編輯林山木的賞識。曹仁超記憶力極好,對財報中的數據過目不忘。林山木很驚訝,說他是“超人”,於是給他起了筆名曹仁超,意為“超人曹”。
林山木後來開創了香港最好的財經報紙《信報》。幾年後曹仁超追隨而至,入股5%。
之後,林山木的政經專欄和曹仁超的“投資者日記”專欄成為《信報》的兩大品牌欄目。
這期間,曹仁超投資股市卻遭遇兩次慘痛的失敗。
1971年,中國恢複聯合國席位,曹仁超判定這是大好時機,當時他已經擁有20多萬元資產,又借了20多萬元港幣,全部投入股市,沒想到3個月就虧得隻剩下8000元港幣。
遭遇平生最大打擊,曹仁超倒還沉得住氣。他的理念是:明朝再來過。趁年輕博一把,反正身家也不大。
結果一年多之後,曹仁超運氣重來,身家漲到50多萬港幣。那時候香港普通人每月薪金隻有300港幣。
但是,賠也好,賺也好,當時差不多全是蒙的。他覺得這樣不行,於是定下心學習,讀了很多關於股市技術分析方麵的書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長了知識,掌握不了世界形勢。不久,中東石油危機爆發,全球經濟衰退,恒生指數由1775點狂跌至150點,跌幅達91.55%。
當時他選中和記企業,從每股8港元開始一直加倉,不料竟然跌到了1港元。曹仁超投資的50萬港元變成了10萬港元,所在公司也破產了。
那天晚上他漫無目的地徘徊在海邊,差點兒想自殺。等到次日早晨回家時,母親和妻子眼淚汪汪地看著他。當時曹仁超發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容許同類事件發生。
鳳凰涅?縱橫股市真“超人”
幾經股市磨難後,曹仁超總結出了自己的方法――“把準趨勢,追漲殺跌。”
新的思路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997香港回歸之前,他看好香港房地產,購入大量地產股,最終贏得30倍以上的回報。
在挑選股票時,他獨創了“牛眼投資法”。他認為,在把握市場大趨勢的前提下,挑選在一段時間內具有潛力的行業,再從中挑選升幅潛力較大的二線股。理論上,5年內隻要射中牛眼6次,每次獲利100%以上,就算最初隻有萬元本金,也可以獲利百萬元。
曹仁超還認為要學會“止損”。他說:“止損也許會錯過了賺大錢的機會,但是它令你不會再一次失去大部分的財產。”還要會“追漲”,即不要輕易言退,隻要堅持就能賺取最大利潤。有一次,他從媒體上看到胡錦濤主席支持造船業,就在1元的價位買了中華造船業股票,結果賺了兩倍。之後他很開心地離開,但後來發現離開早了。
在他看來,投資股市如同打仗一樣,先要做好調查,看準大趨勢,並製定戰略,充分運用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再配合眼前形勢,臨危不懼,方能勝出。
“隻要按我的方法行事,任何人都可以賺到一個億。”曹仁超有時這樣說。
但他也說過:“不要把我當成‘’股神,神在天上呢,我隻是順勢而為。”“我所講的投資方法未必適合你,不要照搬。”
事實上,曹仁超就是一個例外。
從貧民窟裏盡受艱難屈辱的窮小子,到在財富的高山上“一覽眾山小”的“超人”,曹仁超的人生經曆,如同鳳凰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