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錢俊東:《贏在中國》下的蛋(1 / 2)

“我時刻警告自己:一是不能怨天尤人,痛苦自己默默承受;二是‘生存比發展更重要,謹慎比豪氣更重要,賺錢比出名更重要,腳踏實地幹事’;三是無論大小企業,保持心態卑微,遏止日益膨脹的欲望。”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個城市擁有分公司,立誌打造中國高校第一傳媒的三人行傳媒公司總經理錢俊東寫給自己的一段話。

窮,想要獨立

1981年,錢俊東生在安徽省無為縣一個貧困的家庭,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的城市“淘金者”。

1999年,錢俊東高考失敗。哭過之後,最終跟著“淘金”的父母從安徽來到天津,準備自學再戰。一家人在天津大港區上古林鎮找了個小平房,鄰居從小攤販到三陪女都是外鄉人。每天一大早,父母支個爐子做烤鴨,早上6點趕去農貿市場,晚上12點才回。

一張木桌,一個小燈泡,一張木床,大遝的考試書籍和勵誌書――這是錢俊東的全部世界。18歲,心事再輕也重,隔壁三陪女深夜的笑罵,窗前閃爍的霓虹,都會讓他突然掉淚,讓他更加發奮學習。2000年春季高考,錢俊東如願收到首都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本可萬事大吉,這時他偏偏又讀到一句話:“若想要生命更精彩,就要把自己推向獅口!”是,他渴望更精彩!不如再努力三個月,參加夏季高考,考上清華!他把錄取通知埋到箱底,對著半塊缺口的鏡子,用發鏽的小刀剃掉了眉毛和頭發,心高氣傲地在日記上寫上:“我的百日維新!”

父母當日回來,覺得兒子瘋了。看到昏黃的燈照著兒子光溜溜的頭顱,母親都要哭了。錢俊東沒有料到,接下來的日子壓力如此沉重,不久,他又患上鼻炎成天頭疼……結果很殘酷,錢俊東沒能考上清華。他揣著家裏七拚八湊的2000多元,隻身來到西安長安大學公路學院。站在交學費的隊伍裏,新生唧唧喳喳地談笑,錢俊東卻神思恍惚:一會兒是父母的歎息和白發,一會兒是姐姐因晝夜加班的黑眼圈……錢俊東一次次退到隊伍的最後麵,最後申請了緩交學費。

到校第三天,錢俊東就遇上了機會。那天他獨自在寢室裏看書,一位師哥進來向他推銷隨身聽,80元一部。錢俊東故意說:“老兄,我也賣這個,60元差不多了!”師哥急了:“你不也在康複路和輕工進貨嗎?幹嗎要砸價呢?”錢俊東覺得這裏麵大有玄機。正說著,室友們回來了,這位師哥一會兒功夫就賣出了幾部隨身聽。

這件事情點醒了錢俊冬,他覺得這是個機會。他馬上去了西安東郊這兩個小商品批發城,走遍了所有攤點,仔細對比隨身聽的性能和價格,動用了所有的存款,以15元一部的價格批發了6部師哥推銷的那種隨身聽。錢俊東做了第一筆生意,6部隨身聽淨賺了300元,他樂開了花。

校園小“倒爺”到小“老板”

嚐到甜頭的錢俊東更加注意校園消費潮流,特別注意觀察同學們在使用什麼樣的消費品。卡式電話一流行,他馬上找到卡經銷商,批發到最低廉的電話卡。漸漸地,遊泳衣、考研資料、英語磁帶等都成了他倒賣的物品。錢俊東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也贏得了更多的信任和穩固的客戶群,成了校園中有名的小“倒爺”。

錢俊東在課餘不忘讀書來充實自己,大量閱讀了經濟學、法律、心理學、市場營銷、公關等方麵的書籍。他認為掌握更多的知識能幫助自己將來創業。他還參加了學校的第一屆創業策劃大賽,名列前茅。

大一的假期,錢俊東都不在西安,邊走邊看邊打工。錢不夠,就買站票。寒假他在北京,縮著脖子看童謠裏的天安門;暑假去深圳,22天掙了800元,但那地兒剪發太貴,離開前他頭上像頂著“鍋蓋”;國慶去了重慶,元旦又在無錫……什麼都幹,做推銷、做策劃,甚至無償為大公司進行市場調查,他把一點一點的心得寫到日記裏:“進行業務談判時,言談舉止要大方得體;管理企業時,注重培養團隊精神……”在很多大學生沉溺於與CS時,錢俊東不斷通過實踐獲取社會經驗。在推銷中,他提高了自身的業務能力;做策劃時,創新能力得到了加強;他還曾在西安一家公司擔任銷售總監,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2002年的一件事徹底影響了錢俊東。錢俊冬去重慶大學找同學,在他們吃飯的夜市攤位上,經營米線生意的竟然是幾位重慶大學在讀的研究生。出於好奇,錢俊冬問這些學長為什麼會出來賣米線,幾位研究生坦然地告訴錢俊冬:“北大才子還賣肉呢,以後的社會競爭將非常激烈,我們都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

幾位研究生的話如醍醐灌頂。回到西安後,錢俊冬馬上找來兩個同學商量,三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個校園信息服務中心,共同開發校園市場,以校園和學生需求為市場開展介紹家教、校園活動策劃、產品展示、市場調查以及小網站建設等業務,中心定名“三人行”,這就是三人行傳媒公司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