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決定還是先按原計劃奪取寧武和繁峙兩縣,看看空間壁磊的反應再說。回歸代縣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分派出兩支千人的騎兵隊伍,分別向兩地突襲而去。
而石勒在他的漢人謀士張賓的極立建議下,還是選擇了攻,以最快的速度撲滅“大漢”這個巨大的隱患。
張平不會去操心石勒的選擇,他現在的重要工作是恢複民生的同時,迅速依托代縣、繁峙和寧武三縣,建成一個連成一線並形成一定規模的後方基地。以後不管是北攻還是南進,都需要這個重要的後方基地,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地後勤補給!
兩支千人的騎兵速度很快,到達兩地的當晚就連夜發起了進攻,而兩地的城防幾乎形同虛設,被黑甲生化騎兵輕鬆拿下。可惜的是,攻下兩地之後生化騎兵們向張平彙報,兩地幸存漢人加起來竟不足千人!漢家人口凋零竟至於如此,讓張平一時不勝唏噓!
張平從大勝石青之戰中解救出來的漢人中,各抽調一千派往寧武和繁峙兩縣充實人口。可憐這兩千人剛剛以為逃出生天過上了好日子,一見要離開代縣這座堅城,頓時都哭天抹淚起來。
張平沒有時間浪費在他們身上,隻是讓隨行護送的黑甲騎兵告訴他們,那裏也是要重新築城的,但需要他們自己去努力付出才行。這些人最終還是被強行送走了,而留在代縣的漢人們,也開始乘著初春之際,在城外的農田中忙碌起來。
張平知道製約他擴大“大漢”地盤的諸多因素中,糧食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長年的戰亂,加上胡人野蠻的掠奪,本就貧瘠的北地,更是千瘡百孔。說千裏無人煙一定是誇張,但百裏無人煙卻是常景,甚至記錄於史冊中那喪心病狂的“兩腳羊”,都是真實存在的!
張平和小四經過實驗已經得知,從空間世界中拿出的地球生物,是被空間壁磊所默許的,至於空間世界中地球以外的生物,他們現在還不敢輕易嚐試。所以張平為他們提供的“仙種”,都是經過基因改良後的高產速生作物,像玉米、土豆和紅薯等,都是首次出現在320時空的中華大地上。
張平還讓生化工程技術人員,在城內的各種手工作坊中,為他們製造了遠超這個時代的農具,給他們基因改良的耕牛和牲畜,教授了他們更為先進的種植經驗和技術。
再加上代縣和繁峙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在雁門山、恒山和五台山等山脈,群山環抱下的一個狹長而平坦的盆地。發源於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的滹沱河,從東向西流經境內,具備了良好的農耕條件。
張平站在城頭上望著田野中忙碌的人群,知道自己必須得提前考慮石勒的反攻了。為了不影響農耕,他決定將攻占原平,在這個狹長盆地的入口處設防,以確保後方基地順利完工。
經過與小四一起認真分析,他們一致認為如果僅攻占原平,短期內應該不會引起大的異常反應。所以張平乘原平守將石青新亡,城內守軍被抽調一空又人心惶惶之際,第二天便率領二千黑甲騎兵,順利占領了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