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告訴我們,善謀者應謀大局,謀長遠,不應與對手爭一日一時之短長。
以屈求伸,需要謀略者有聰明人的性格和犧牲精神。試想:如果一個人隻有“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大丈夫寧折不彎”的思想,那麼他是很難做到以屈求伸的。1959年10月15日夜,法國議會議員密特朗在巴黎天文台公園遭到一夥人開槍襲擊,這就是當時轟動法國的天文台公園事件。新聞界和幾乎所有的左翼組織都行動起來,慰問密特朗,反對“法西斯主義”的暴行。但事隔不久,10月22日,凶手佩斯蓋突然露麵,作口供申明這是一次應密特朗本人要求而策劃的行動。轉眼間,密特朗從一個無辜的被害者變成了騙人的肇事者。一時間烏雲壓頂,謾罵聲、譏笑聲、責問聲像狂風暴雨般向密特朗襲來。在任總理米歇爾·德勃雷為此建議取消密特朗的參議員資格。而當時密特朗卻既不申辯,也不反擊,他認為,對於這種經過周密策劃的栽贓陷害,最好的辦法是不予理睬。
密特朗壓抑著自己的憤怒,決定暫時隱退,以退為進。以後的日子裏,他埋頭讀書、專心寫作。清晨,他去朗德樹林散步,呼吸那清爽而新鮮的空氣,欣賞茂密翠綠的田野。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使他暫時忘掉了縈繞在心頭的憂愁和煩惱。1960年春,他到國外旅遊,到了中國、美國和伊朗等國家。在中國,他參觀遊覽了不少城市,記下了許多見聞。回國後,於1961年發表了介紹新中國成立後所發生的重大變化的專著《中國麵臨挑戰》。該書的出版,贏得了不少讀者的欣賞,密特朗的名字又重新在法國社會上傳揚。在1962年11月2日的立法選舉中,他東山再起,終於擊敗戴高樂派在涅夫勒省的保衛新共和聯盟的競選人塔耶爾,再次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
政敵為了陷害密特朗,設置圈套,有意栽贓,使其有口難辯。密特朗以退為進,轉移人們對此事的注意力,讓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同時積極創造條件,伺機複出。密特朗正是采取以屈求伸的計謀擊敗了對手。
人生啟迪:
善屈者才能而後伸,忍辱者方可成大業。沒有大誌向、大抱負,沒有一種堅忍的毅力和勇敢的犧牲精神,就絕不能在屈辱的境況下積蓄力量,也絕不能成為日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