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他也不理眾人神色變化,搖搖頭,又接著道:“明王你自詡高僧,但爭強好勝之心比常人更盛,對高深武學更是貪得無厭,一旦得手,便廢寢忘食的修煉,殊不知武功並非越多越好,而是適合自己才最為重要。”
鳩摩智聽到這,也不再出言否認反駁,隻是冷笑不止,眼中盡是不以為然之色。
見此一幕,孟凡輕笑道:“明王被貪念迷了慧眼,卻猶自不知,那慕容博將少林七十二絕技送給你,你當真以為他是出自好心嗎?他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傳,卻傳給你一個外人,嗬……”
說著,孟凡情不自禁地冷笑起來。
聽到這,鳩摩智再也沉不住氣了,隻見他麵沉入水,兩眼驚疑不定地望著孟凡,似在思索其中真假。
然而,孟凡卻猶自閑爆料的不夠多,當下意猶未盡道:“慕容博明知你貪婪成性,卻還在你麵前提什麼《六脈神劍》天下第一,這般簡單的驅虎吞狼之計,明王竟然絲毫不覺,當真是可笑至極!”
鳩摩智神色越發陰沉,良久,他突然抬起頭,神色恢複如初,哈哈笑道:“孟施主說得什麼,小僧越發聽不懂了。”
鳩摩智雖然已經對慕容博有所懷疑,但他絕不會開口承認,否則,一旦傳出去,讓江湖之人知道他一代高僧被人當作槍式,他鳩摩智的一世英名豈不付諸流水。
然而,鳩摩智話音方落,枯榮突然接口道:“不知孟施主可否告知慕容博此舉的用意?”
孟凡之言確實令人難以相信,不過,枯榮一想到孟凡的身份,卻又不得不信,逍遙派既然連他們段氏的六脈神劍都能夠搞到手,些許隱秘又算得了什麼。
孟凡原本就不打算隱瞞,一見枯榮問起,當即笑道:“要說此舉用意,先得說說慕容博的來曆。
他慕容氏乃是南北朝時期燕國皇族的後裔,燕國覆滅後,他慕容家世代以複國為一生目標,慕容博之子,慕容複名字中的‘複’字便是來源於此。
然放眼天下,大宋、大遼、西夏等國雖然偶有摩擦,但始終未亂,如此一來,他慕容氏豈能崛起。
不過,明王貴為吐蕃國師,地位超然,一旦明王與天龍寺起了紛爭,不論是哪一方損傷,大理與吐蕃兩國必然不能相安,到時戰亂一起,他慕容氏的機會不就來了?”
聽罷孟凡解釋,枯榮等人盡皆色變,此言雖然匪夷所思,但前後邏輯分明,有理有據,教人不得不信。
當下,隻見段正明輕籲一口氣,苦笑著讚道:“好算計,當真是好算計!若不是孟先生告知,恐怕我段氏一輩子都要被蒙在鼓裏。”
鳩摩智雖然神色不變,但對照慕容博當年所作所為,如那那收集銀錢糧食的舉動,他心中已經信了七、八分。思及至此,他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