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因方丈做出決定後,便領著段正明往牟尼堂而去,至於孟凡與段譽二人,則被安排在了剛剛收拾好的禪房內。
段正明離去之前,又向本因介紹了孟凡的身份,本因作為一寺之主,自然熟知江湖動態,孟凡以一己之力鏟除四大惡人,早已傳遍整個江湖,他又豈會不知,聽聞孟凡有意相助天龍寺,他大為驚喜。
孟凡雖然是個外人,但按照段正明的說法,其不僅與世子段譽有師徒之實,又與郡主木婉清關係匪淺,即便不好直接出手,但隻要他站在那裏,便是一種威懾,想來那位吐蕃國師多少也要顧忌一二。
……
段譽是個閑不住的主,段正明離開後,他便拉著孟凡在寺內遊逛起來。作為大理段氏的家廟,天龍寺占地極廣,規模宏大,閣樓殿宇數不勝數,二人逛了一整天才勉強踏遍整個寺廟。
夜幕降臨後,二人各自回到自己的禪房,子時將近時,孟凡悄悄溜出禪房,按照白天的記憶往牟尼堂摸去。
因為強敵將至,所以即便是夜晚,寺內也有僧人巡邏,不過,以孟凡的輕功,瞞過他們簡直是小菜一碟。
不多久,孟凡便來到了牟尼堂外,或許是因為堂內住著六大高手的原因,此處竟然沒有僧人駐守,倒給孟凡提供了方便。
當下,孟凡粘著唾液在窗紙上輕輕戳了一個小洞,透過孔洞往裏一瞧,隻見堂內坐著六個和尚,其中五僧坐成一排,孟凡看的分明,那中間一僧正是剛剛去了頭發的段正明。
至於最後一僧,卻獨自坐在東首,麵朝牆壁,一動不動。雖然看不清樣貌,但想來是枯榮和尚無疑了。
六僧前方的牆壁上均懸掛著一幅絹圖,那絹帛成焦黃之色,顯然是年深日久,其上各自繪著一個裸-體男子,身上注明穴位,又以紅、黑兩線相連,正是——
六脈神劍!
孟凡雙眼一亮,雖然已經見過不少絕頂秘籍,但此刻,他內心依舊感到激動,畢竟這門武功響譽極廣,幾乎蓋過了少林寺的《易筋經》。
事不宜遲,孟凡很快平複了心緒,隨後開始強記六脈神劍的運氣之法。小半個時辰後,他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牟尼堂。
回到禪房後,孟凡迫不及待地開始研究《六脈神劍》。所謂六劍,分別是少商劍、商陽劍、中衝劍、關衝劍、少衝劍、少澤劍。
六劍各有所長,或雄勁、或輕靈、或古樸、或迅捷,若是能夠盡數練成,同境界內,確實少有敵手。
按照劍譜所載,欲練六脈神劍,至少得將一陽指練到四品之境。此言在孟凡看來半真半假,之所以定下這個前提,不過是要修煉者有足夠的內力修為罷了。
若是沒有記錯,原著中的段譽可沒有煉過一陽指,最後不照樣練成了六脈神劍嗎!所以說,隻要內力足夠,練成六脈神劍絕不是問題。
是以,在孟凡看來,此功雖然威力絕倫,但說不上神奇,唯一的亮點便是將內力化作劍氣的運氣之法。
可是,這門運氣之法也隻能在施展劍指的時候,才能化內力為劍氣,若是能夠將丹田內的真氣完全轉化為劍氣的存在,那或許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