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1 / 2)

我一直想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有效途徑。為什麼有一些人能夠那麼幸運呢?是因為他們行事的方法比較正確呢?還是說那些幸運隻不過是碰巧而已,純粹像天上掉餡餅一樣無跡可尋,就看恰好掉在誰頭上?是否確實有一些人很幸運,還是說所謂的幸福隻不過是偽裝?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有沒有什麼東西確實是我們每個人都特別渴望擁有的呢?本書所述的內容,就是我經過研究找到的答案。

一天,當我騎著單車穿過人群,我發現自己簡直像是在穿過一片耳機和麻木神色的海洋,幾乎看不到任何歡顏。於是,我選擇在公交車上開始了一項簡單易行的研究:悄悄錄下公交車上人們的閑聊。通過對一百多次閑聊內容的研究,我發現一個驚人的結果:相當一部分人很不快樂。而且,這個研究結果隻是單純憑借他們的言語來判斷的,那些深藏在他們心中沒有說出來的真實想法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經過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發現65%~70%話題都圍繞著“最近身體情況不太好、快被父母煩死了、好想揍我那個室友一頓、明天還要加班想起來就頭疼、最近嚴重缺乏睡眠、空氣汙染太嚴重了、賺的錢太少了不夠花”進行;15%~20%是一些知識性的討論,諸如“西方霸權主義對第三世界經濟的影響”之類;隻有10%~15%的話題相對來說比較積極,通常圍繞電影、音樂、聚會等進行,會以“你有看過最新上映的那個電影嗎?”或者“本周六你要不要一起參加野餐?”之類的話頭開聊。

貌似抱怨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的風氣,幾乎每個人都在抱怨,仿佛誰不抱怨就是異類一樣。當然,也包括我,我有時候也不免抱怨。難道人們都過得不快樂嗎?還是說他們隻是為了更好地加入談話所以才假裝抱怨?但是,根據他們的身體語言、說話的語氣、流露的眼神等完全可以看出來,他們確實不快樂,確實在為這些問題而煩心,絕對不是刻意偽裝。是我錯聽了什麼嗎?現在難道不是他們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那麼煩悶不樂?另外,如果我自己很快樂,為什麼別人的不快樂會影響到我呢?

後來,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我是社會的一部分,和周圍的環境息息相關,所以我的快樂也不可能與周圍人的情況完全割裂開來,周圍人的情況不免也會影響到我的情緒。置身於一個消極的環境中,周圍的所有人都在不停地抱怨,彌漫著各式各樣的消極情緒,完全不被影響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要擁有快樂的人生,也需要幫助他人找到減少抱怨擁抱快樂的途徑;如果他人想擁有更加快樂的人生,就再去幫助他周圍的人。如此這般,越來越多的人,甚至整個社會就會更加快樂起來。

既然這樣,當被人問“近來怎麼樣、對一切問題有什麼看法”的時候,我總是盡量用積極的心態回應,這樣的回應因為跟抱怨沒有關係而顯得有點兒格格不入,開始的時候總是不能讓他們滿意。但是,我一直堅持用積極的心態去感染他們,並給他們傳授一些快樂秘訣。一開始,他們也並不太聽得進去。因為,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地禁錮了他們。而且,一般來說,隻有相似或者相同的經曆、感受和觀點才更容易令人產生共鳴,從而接受。要想在短時間裏扭轉一個人長期的偏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