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猛將藏於營(1 / 2)

在韓淩冊封軍司馬之後,就帶著本部人馬奔向上黨郡,上黨郡郡守魏續本想著會派張遼高順這樣的猛將過來,誰知卻派了一個縣令,剛上任的軍司馬,韓淩到了上黨郡的時候魏續張揚就沒想過要接見他,隨便給他畫了一塊地屯兵之外,就再也沒說什麼了,這時候韓淩的報複心裏就來了,今日你看不起我,明天我就讓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然後下令軍隊開始安營紮寨,以小隊長的帳篷為中心呈正方形十步一帳架設,這樣是為了避免被“火燒連營”,同時也給自己軍隊的正方形方隊集結時提供了便利。魏續和張揚看著韓淩軍隊安營紮寨的方式不禁嘲笑起來,這樣的紮營方法,要是晚上敵人來偷襲,你們營中所有人都得死!然後兩人說說笑笑的回到了郡守府。韓淩命令各隊安營紮寨完成之後,就開始在距離營地一百步的地方深挖壕溝,首先遠離水源和貯藏糧食,其次離營房也不遠,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軍隊有地方上廁所,如果就在軍營裏隨地大小便的話惡心是小事,如果產生了瘟疫,那就不是什麼小事了。

在軍隊深挖壕溝完成之後,就開始生火做飯,按照韓淩當時答應的軍隊製度,現在韓淩的軍隊裏再也看不到老弱病殘,除了有些瘦之外,比其他隊伍的整體實力都要高上一些,加上韓淩訓練的方式比較獨特,所以韓家軍在外人的眼裏看來就像是一支虎狼之師(魏征是這麼說的),當然這個還遠遠沒有達到韓淩的預期。在用餐之後,就開始了正規的訓練模式,鐵盾兵的主要訓練是紮馬步,讓鐵盾兵每天吃完飯後紮馬步是為了鍛煉鐵盾兵的腿力,讓他們在受到衝擊時不會太依賴於身後的長刀兵,而訓練紮馬步還有一點就是讓他們學會怎麼重心下移。長刀兵的訓練方式是弓步,第一是可以在戰鬥的時候讓鐵盾兵坐在自己弓步的腿上,減少鐵盾兵受到的衝擊力,另一方麵如果鐵盾兵的盾被擊破了敵人第一反應也不是向下攻擊而是垂直攻擊,當垂直攻擊落空之後,長刀兵就不會再給他們有向下穿插的機會了。連弩手和弓箭手的訓練就是俯臥撐,俯臥撐可以訓練雙手的手臂肌肉,讓連弩兵在長期抬著連弩的時候不會感覺到肌肉太過於酸脹,弓箭兵則是不會感覺到因為拉弓次數過多而容易雙臂發麻,而所有人訓練完畢後韓淩會讓他們集體做平板支撐來訓練全身的力量,於是韓淩的軍隊一個個都像在打太極一樣,讓魏續和張揚在城牆上看的是笑破了肚子,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庸才,絕對的戰爭庸才!”於是又笑嘻嘻的回了郡守府喝酒去了。

翌日清晨!

黑山軍到達上黨郡城的城門外,此時的魏續和張揚大軍已經擺好了陣仗,他們讓韓淩的軍隊殿後目的是要韓淩這個所謂的庸才好好的看一看什麼才是戰爭,這正好符合了韓淩的心情,本來想的是會讓他帶著這一千壯士打頭陣當炮灰的,誰知道會是這樣,不過這樣也好,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賊將統領何人?”別部司馬張揚大聲問道。

“吾乃常山真定張燕!狗官,下馬受死!”聲音一出,隻見對麵一壯漢策馬而出,張揚聞言哈哈一笑說道:“你就是我升官發財的墊腳石,狗賊,納命來!”說完也策馬而出,兩邊將領就在兩軍對峙的中間廝殺了起來。在三國中,有無數的戰爭,但是每場戰爭都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兩方軍隊對陣,然後中間空出來一片地方,兩邊領頭的將軍先相互通報一下姓名,然後捉對廝殺,而兩邊的士兵卻在呐喊助威。如果此時,對方的將軍被一刀斬於馬下,那麼士氣開始低落,此時為了挽回局麵,又會有另外的將軍飛奔出去接戰,直到對方的將軍被斬殺光了。這個時候贏了的一方拿起令旗,或者舉起兵器,大喊一聲,“衝”。這裏麵其實體現了古代傳統戰爭的兩點問題。一是,禮儀之邦。古代戰爭仗還沒打,就要下戰書,約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最後就是兩方將帥先通報姓名,死了也留個名字,然後一方說服不了一方,不能讓對方投降。二是,擒賊先擒王,這是中國自古戰爭最核心的東西。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將軍是一隻軍隊的核心,關乎整個戰局。而韓淩此刻看著兩人廝殺也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後麵的士兵看到韓淩在前麵歎氣不解的問道:“主公,我軍還沒上陣殺敵,您為何就歎氣啊?”韓淩扭頭說道:“一場戰爭,或者一場戰鬥,勞民傷財不說,這得死傷多少人,都是命啊,都是炎黃子孫,何必呢?”但其實韓淩心裏是笑的,嘲笑張揚無知無能還自大,他張燕何許人,你張揚何許人,你以為跟他同姓,跟他五百年前是一家他就能饒過你?那你想多了,因為人家本命姓褚。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強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待回到真定時,部眾已經達到一萬多人。中平二年,當時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後,眾人一起擁戴褚燕為首領,於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所以別想本著五百年前是一家跟他打了,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