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二皇子辰爭賢也並不弱,外祖家也是權貴之家,未婚妻姝琴所在的姝家亦有幾分實力,但敗筆就在於他的這些勢力全部都不在國都。
而如今辰爭斌發難的速度太快了,辰爭賢要想立功,根本不可能從幾百裏外的地方調兵遣將。
皇城之中,白家所代表的禁衛軍隸屬皇帝,根本不能動,而護城軍一向掌握在辰一彥的手中,辰爭賢沒到萬不得已根本不敢惹自家這位冰山皇叔,想來想去也就隻能打起趙家軍的主意了。
而且以辰爭賢的貪婪,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是絕對不會輕易吐出來的,他就跟條毒蛇一樣。
一旦纏上,就永遠沒辦法擺脫了。
秧霏提到的這個問題,韓真也想過了,但是之前被丈夫一陣寬慰就不了了之。
現在韓真還是十分心大地拍拍霏兒的肩膀,笑著說:“你就別‘皇帝不急太監急’,這事都才哪到哪呢,想不了那麼多的。你隻要好好的,到時候總會有解決的辦法,你要相信五王爺啊!”
秧霏心中一動,忍不住問:“姨夫他……和五王爺似乎很熟?”
她沒有講話直白地說出來,但該表達的疑問都表達出來了:傳聞中趙江為人豪爽喜歡交友,但是對原則性問題十分看重。就是這樣的人,宣帝才會放心讓趙家軍留在國都郊外的,甚至賦予趙江統領的權力。
試問這樣一個絕對純臣,為什麼會和五王爺辰一彥關係和睦,友好到辰一彥隻是到府上來隨便交待了幾句,趙江甚至連請示宣帝都沒有就直接應下這種可能掉腦袋的事情呢?
利益麵前,再好的友誼也敵不過性命的重要性啊!
是辰一彥掌握了趙江什麼把柄,迫使對方不得不聽令行事?
不,不可能,辰一彥不可能趕出這種事的。
那是因為宣帝授意?
也不對,辰一彥出了皇宮後就來了趙府,期間根本沒有見他跟宣帝聯係過,而且就算宣帝對辰一彥再怎麼不設防,多自己一分好處的時候,肯定也不可能把好處往外推的。
“姨母,既然你都說了,就一並告訴我吧!”秧霏想來想去都沒有頭緒,隻好撒嬌地拉扯著趙夫人的衣服。
希望她的姨母能夠大發慈悲,再次滿足一下她的好奇心。
然而這次她的願望要落空了,因為韓真也確實不知情。
趙夫人無奈地搖頭,“夫君和五王爺之間到底有什麼協定,我也不知道,至於信任和聽命,大概是因為絕對忠誠吧!”
“啊?”忽然聽到那麼感性的理由,秧霏表示不明所以。
‘絕對忠誠’是什麼?能夠提升技能點嗎?
“你大概不知道吧,五年前,越國曾和我們國家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爆發了一場持續了大半年的激戰。”
回憶起往事,趙夫人的臉上流露出一點懷念,一絲傷痛,停頓片刻,才繼續說下去:“那時候,原本鎮守洪郡的太守阻敵失利,致使我國隔絕越國的天然屏障失守,而後短短一個月,我們連失十二城。夫君臨危受命前去阻敵,雖然勉強守住了城池,但越國火力太猛,根本不可能長久以往的下去。
就在危難之際,隻有十八歲的五王爺辰一彥主動請纓前來,僅憑著三萬兵力,就帶領趙家軍連連奮戰,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竟然一下子就把我國失去的城池全部都搶了回來。
五王爺用兵如神,指揮著辰國所有的士兵為保衛國家而戰,同越國軍隊在洪河岸僵持了一個月終於取得小小突破,並趁勝追擊,一舉將越國軍隊打退了幾百裏地,直到越國國君主動派使者前來求和,那場戰爭才真正結束。”
趙夫人笑了笑,“夫君就是因為那場戰爭被升為大將軍,而我也是那時候被封為一品誥命。所有人都聽到了趙家軍的名聲,將趙將軍捧得極高,可夫君卻說:同樣是指揮軍隊,我不如五王爺,所以同樣是趙家軍,隻有在五王爺手中才是一條真正騰飛的巨龍,這是他永遠都沒有辦法比擬的。”
秧霏安靜地聽著韓真所講的‘故事’,慢慢也想起來了,五年前那場戰爭影響很大,特別是辰國頻頻丟失城池的時候,恐懼彌漫整個辰國,很多人幾乎都要以為國之將亡了。
所以後來聽說是趙家軍打頭陣贏了越國,等趙家軍歸朝的時候,滿城百姓盡是歡呼,把趙家軍的首領奉若神明。據秧昕月說當時的場景熱鬧得很,而且滿城都是歡聲笑語。隻是當時‘她’根本就沒資格出門,對自家姨夫立下大功的事也隻是匆匆過耳。
現在回想起來,她也隻是勉強記得她的姨夫在那場戰爭中威風到了極點,卻絲毫不知道辰一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