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營銷場合:能說會道有九招(1 / 3)

營銷中的語言藝術,絕對是決定成敗的前提條件。吸引顧客,要靠打動人心的宣傳,買賣成交要靠入耳中聽的說服。練成一副伶牙俐齒,營銷就會成功在握。

1.巧選話題,引起顧客關注

營銷人員向顧客推銷商品時,所談的話題非常重要,如果顧客對話題沒有興趣,就不會對商品有興趣,就不會在意營銷員接下來說的是什麼,脾氣好的隻會假裝聽你講,然後打發你走,脾氣不好的說不定立即就會黑著臉要你走開不要妨礙他。因此第一句話絕對不能講廢話,像“我來是為了……”、“你想不到……”、“對不起,打擾您了,但……”等一些沒有意義的話應省略。最好能做到與眾不同,采取出其不意、實用新穎的提問,即使對方感到驚詫,又使對方能作出回答,從而使談話順利展開。為避免對方分散注意力,開頭的話必須生動有力,不拖泥帶水,支支吾吾。說話時,雙目注視對方,迫使對方集中精力。接下來,就是話題的選取了。

如果營銷員能抓住顧客心理提出問題,並作為話題開展下去,效果就會好得多,這時營銷人員往往會占據主動地位。比如:

有位營銷食品攪拌器的女營銷員,當一顧客家的男主人為其打開門,她的第一句話就是:

“您家裏有高級食品攪拌器嗎?”

男主人被這突如其來的發問難住了,他轉過臉去與夫人商量。太太有點窘迫又有點好奇地說:

“攪拌器我家裏倒有一個,但不是高級的。”

這位女營銷員便馬上說:

“我這裏有一個高級的。”

說著,從提袋裏拿出攪拌器,一邊講解,一邊演示。

假如男主人開門後聽到的話是:

“我想來問一下,你們是否願意購買一個新型的食品攪拌器?”或者“您需要一個高級食品攪拌器嗎?”

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對不起,我不需要”一類的話。

第一種問法,是要對方回答“有”或者“沒有”,雖然這看起來就是明知故問,但它卻能體現兩個好處:

一是沒有使顧客立刻覺得你有向他們推銷商品的企圖。因為人們一般是比較討厭別人主動賣給自己什麼,而是喜歡自己去買什麼。

二是女營銷員說有一種高級攪拌器,並沒有問顧客買不買。因而會使顧客開始關注營銷員和她接下來的話語,想知道高級攪拌器與家裏已有的有什麼不同。如果正合顧客的需要,推銷就會很順利地完成。

營銷員將話題集中到顧客急需的地方,顧客才會注意到產品,有可能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2.一開口就對顧客充滿關愛

一個精明幹練的營銷高手,在進行自我介紹時,往往不是單純地傳達自己的意見,而是用充滿關愛的話語表示自己關心對方,站在對方立場說話,適時表達讚美或認同,從而獲得對方的信賴,而使對方樂意聽你述說。營銷就是販賣信賴感,為了使對方有耐心聽你的敘述,向對方表達你的關心,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你去拜訪一位陌生顧客,給你開門的或許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一看便知她整日不停地為家庭、孩子操心,這時你便可以在開場白中表示適度的關懷。

“你可真夠忙的!有你這樣的人持家,你的家人一定十分幸福!”

“您在為孩子忙碌嗎?有您這樣的媽媽,您的孩子一定有出息!”

“我知道您先生是一位事業成功、在業界有影響力的優秀人士。那句話說得沒錯,‘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您的賢惠勤儉持家是他事業成功的基礎,我代表所有的男同胞們向您致敬。”

或者,我們還可以通過恭維表示自己的關愛,隻是這樣做時一定要自然和誠懇,否則就會讓人覺得油嘴滑舌。比如這位營銷員就做得很好:

“我上中學時,常用貴公司製造的收音機。那台收音機的品質極佳,我已經用了10年,還不錯,沒發生過故障。真不愧是貴公司生產的,就是有品質保證。”

不僅要說出你對對方公司商品的極度肯定,還必須具體地說明你實際使用後,該商品的特征與性能,這樣你評價的重點才有價值。

“或許大家不知道,我現在仍使用貴公司20年前生產的擴音器。其間,我也買過好幾次別的產品,但不是發生故障,就是聲音難聽,結果還是買貴公司的產品劃算。貴公司的產品真是好用,即使用了20年,除了外形上有點老土,功能比起現在的新產品都毫不遜色,真是令人佩服,畢竟質量才是第一位的。”

經這麼一說,對方會立即對你產生好感,並願意親近你,這樣談話的氣氛就會相當融洽。

這裏說的是一些恭維沒錯,但因為它具體,所以並不使人感到膚淺。誠懇地關心對方,是給人好印象的第一步。

每個人都需要關懷,關懷的話語使人溫暖。即使你談話的對象已經忙碌了一天,或正為某事焦頭爛額,幾句適當的關懷的話語也可以使顧客忘記疲勞,感到自己沒有白辛苦。更重要的是,他(她)會覺得你能體諒別人,從而願意與你進一步交談,為你介紹商品提供機會。

3.如何有效地傾聽顧客的訴說

營銷人員在向顧客營銷產品的過程中,即使在聽的時候,也是主動的。聽人談話,並非隻是簡單地用耳朵就行了,也不止於用心去理解,還需積極地做出各種反應。這不僅是出於禮貌,而且是在調節談話內容和氣氛。

有效的傾聽需要以下一些基本技巧。

(1)表現出認真傾聽的樣子

眼睛盯著談話對象看,並且眼中有神采;手上沒有小動作,手上的動作都是因為談話的內容而引發的;談話的過程中身體有反應,而不是僵硬地保持一個姿勢。

(2)表現出你聽懂了對方的意思

在傾聽對方談話的時候,要用明顯的動作或眼神向對方表示,你完全明白他說的話。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講一件自己很得意的事情時,對方做出很感興趣的樣子,但從其他方麵來看,他顯然沒有聽懂我們的意思。於是我們會感到很失望,也沒有了講話的勁頭。作為營銷員要切記,不能做這樣的聽眾,否則顧客會認為你根本不尊重他,還有什麼交易可談呢?

(3)表現出你很有興趣

即使你在認真地聽,也聽懂了,但如果你對對方的話沒興趣,對方也不會感到愉快。所以我們要認真聽完對方的話,要有耐性,不要輕易把別人的話打斷。其次,要讓對方知道你讚同他的話,你可以看著對方微笑,簡單地說“我明白”或“您繼續說”。

傾聽是保證語言溝通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傾聽技巧可以幫助營銷員解決許多營銷中的實際問題。可以肯定地說,對於成功的營銷,傾聽所起的作用絕不亞於陳述與提問。所以,對營銷而言,善聽比善辯更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隻會說話而不會傾聽的人是隻擁有一半口才的人。

4.勸說與引導顧客的語言技巧

為了達到最終成交,使營銷工作取得成功,營銷員需要鍛煉勸說能力,主要有正麵啟發和正話反說兩種方式。

正麵啟發是正麵告知顧客應該去購買產品或說出欣賞的言詞。

為了達到營銷目的,營銷員少不了問顧客,從中多收集信息。營銷員在介紹商品時總想誘發顧客作出某種反應。他如果不用問句,而是這樣說:“你在別處買不到這麼值得買的東西。”這是一句正麵陳述,但它沒有暗示買主應當做出反應,甚至也無需點頭表示同意,這樣的營銷很難繼續。所以最好用問話,啟發顧客說出意見。

營銷員誘導顧客購買營銷產品,必須得考慮買主的反應。是正麵反應(積極的),還是反麵反應(消極的)?而能夠引起積極反應的問題陳述或行動都是有利的。零售店店員問:“你買完了嗎?”這是一個消極的問題,是反麵啟發,提示買主不該再買了。如果這個店員采取正麵啟發,這樣問:“你還要點什麼?”事情就會好起來。

反麵啟發經常比較隱蔽。比如:“你失敗的機會隻有四分之一。”這句話是反麵啟發,它說的是失敗機會,但如果換成正麵表達:“你成功的機會是四分之三。”它其實說的是成功機會,因此是有利和積極的。

正麵勸說除了正麵啟發之外,也可以正話反說。

一位懂得營銷的男人是一位體貼的好丈夫;一位懂得營銷的女人是一位善解人意、溫柔的好妻子。這是對營銷員的形象的比喻。

肥胖顧客問書店售貨員道:“有《如何減肥》這本書嗎?”

“對不起,太太,剛剛賣完,你要同一作者寫的《如何增肥》嗎?”

“這聽起來是在嘲笑我!”

“請別誤會,太太,隻要按書內的建議相反去做不就成了。”

“我有一位朋友,兩個月前她比您還要胖,有一次來我店裏買《如何減肥》,當時沒有,我就把《如何增肥》這本書推薦給她,想不到兩個月後見到她時,居然瘦了15公斤。”

萬事無非一理通。這位肥姐,經過營銷員的提示,竟有醍醐灌頂的感受,於是她買一本回家準備試試看。

營銷員的思考模式以及應對技巧,必須異於常人,穩中求新方能出奇製勝,讓我們保持基本的傳統,也揚棄那些老掉牙的營銷術語吧!

引導在買賣交易中的作用很大,特別是意向引導。它能使顧客轉移頭腦中所考慮的對象,產生一種想像。這樣,就使顧客在買東西的過程中,變得特別積極,在他們心中也產生一種希望交易盡量達成的願望。

有時這看起來是一種將計就計的方式,但這種談話模式的確對營銷有很大好處。顧客是否真的想擁有什麼姑且不管,推銷員隻需抓住他所說的話大作文章,給他提供一個符合他話中所講的意思的產品。這時,他事先說過的話就不好反悔了,否則就會感到難堪。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也時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