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現象在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裏麵也不是簡單的血肉之軀了,而是依附有深刻社會性的靈魂了,即生命也是有價值的,否則就是僵屍,就是木乃伊。馬斯洛指出:“生命必須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不論它應該成為什麼樣子。這也是另一種整合事實與價值的方式:一個人能使事實轉化為目的價值,隻要把它看成那樣的,並因而使它成為那樣的。”生命的存在除了需要維持生命的基本因素外,那麼在生命能夠維持的情況下,那就必須要有更高級的追求。馬斯洛說:“對於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其全部基本需要都能部分地得到滿足時,生命才會存在,才有自我實現的基礎,而且這種基礎是相對的。如果這種基礎比較高級,那麼,他的生存需要的層次也高,他自我實現的機會也多。”馬斯洛的著名需要層次論,就深刻地說明了生命的不斷超越性。他說:“心理學認為,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原動力,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受需要支配而產生的,人的生命不息,需要不止,人若沒有了需要,生命也就停止了。”人有了需要,那就必須進行創造,就必須追求成功,隻有這樣生命才有意義,否則,生命就沒有必要維持下去。人生在追求有價值的生命時,就必須探索生命的真正需要,並完善生命的缺陷和遺憾,超越生命的限製,創造生命的輝煌,使作為人的我們站在生命的巔峰,充分享受生命給我們帶來的創造力,並充分享受生命的樂趣。正如馬斯洛說:“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無論你多忙,你總有時間選擇兩件事:快樂還是不快樂。早上你起床的時候,也許你自己還不曉得,不過你的確已選擇了讓自己快樂還是不快樂。”生命需要享受,但隻有在創造了生命價值的情況下才能充分享受生命。當然,在追求生命價值的同時,難免不出現挫折的情況,那就必須正視這種挫折,學會抵抗這種挫折。馬斯洛說:“說到增強挫折容忍力這種現象,最重要的滿足似乎很有可能是在生命的早些時候形成的。這就是說,在生命的早年就被培養成堅強、有信心的人往往在後來的任何威脅麵前仍舊保持這樣的性格。”“學習與生命同長,活到老學到老。甚至死亡也能成為一種哲學啟發的、高度教育的體驗。”可見,生命旅程在實現價值方麵是沒有止境的,在創造成功方麵也是沒有限度的。
今天,我們解決了維持生命基本需要的溫飽問題,那就必須創造生命的價值了,也就是要不斷追求成功。那麼,我們從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生命理論中可以獲得攀登生命巔峰的階梯。馬斯洛自我實現的生命理論大多以筆記、談話、演講的方式闡述的,整個思想顯得比較分散,時間跨度較大,缺少集中歸納總結,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較隱澀的人物和內容,致使我們一般讀者難以全麵掌握馬斯洛的深刻思想,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為了全麵係統地介紹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生命理論,本人在馬斯洛著作《人性能達的境界》的基礎上,根據一般閱讀習慣,結合現代成功勵誌思想,進行條分縷析和歸納總結,采取通俗表達的方式,既突出了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生命思想,又便於廣大讀者閱讀掌握和運用。當然,馬斯洛的整個思想非常博大精深,本書在此也是拋磚引玉,如有不正之處,還敬請讀者批評指正。相信本書能給讀者以啟迪,並能很好地指導大家創造生命的價值,攀登生命的高峰,走向生命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