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為什麼佩服萬裏(1 / 1)

我為什麼佩服萬裏

隨筆雜談

作者:詹國樞

為何佩服?因為他的經曆,他的作為,值得我,也值得千千萬萬百姓打心眼裏佩服!

且說萬裏當市長吧。1958年,身為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副市長的他,在京負責主抓“國慶10周年獻禮工程”建設,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圓滿建成了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各位去過大會堂吧,如此宏偉,如此壯麗,體量那麼巨大的一片建築,即使今天,一年完工也是難以想象的奇跡!

再說萬裏當部長吧。1975年,尚在“文革”之中,萬裏受命出任鐵道部部長。到任以後,他堅決落實鄧小平提出的“實行全麵整頓、把鐵路係統作為整頓突破口”的主張,身先士卒,親力親為,以極大的決心和勇氣,很快扭轉了鐵路係統的混亂局麵,一時間,鐵路係統的新麵貌受到全國上下一致好評!

第三,說說萬裏當書記吧。1977年6月,萬裏調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兼安徽省革委會主任。他以非凡的政治膽識,大力支持、推廣肥西縣“包產到戶”和鳳陽縣小崗村“包幹到戶”做法,為開辟中國農村改革的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領導的安徽農村改革,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濟體製的一次重大突破,萬裏也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重要倡導者和推動者!

第四,再說萬裏當副總理吧。1980年4月,萬裏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他做的兩件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一是全麵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推動農村改革全麵深入發展。萬裏到任以後,明確指出,“包幹到戶”是黨領導下的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在一些地方和省市尚且猶豫懷疑之際,萬裏對農村改革作了旗幟鮮明的支持和肯定,對推動中國農村改革的全麵迅猛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大力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1986年,是中國改革狂飆突進的年代。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成為黨內關注的一個改革切入點。萬裏在全國軟科學研究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所有的政治問題、政策問題,都是應當進行研究的,在沒有作出決定之前,都是可以討論、可以爭鳴的。”他鄭重提出:排除決策的個人色彩、感情色彩,改變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落後愚昧的決策意識和決策方法,樹立新的科學的決策意識和決策方法,對決策體製來一番改革,要創造民主、平等、協商的政治環境。據新華社報道,鄧小平看完講話稿後,未改一字便提筆批示:“很好,全文發表!”(此文不久即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推出,在全國引起廣泛反響)陳雲也批閱了這份講話稿:“這個講話,解決了我們黨多少年以來沒有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最後,說說萬裏當委員長吧。1988年4月,萬裏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上任以後,他提出,要把“保證和促進改革”作為人大的首要職責,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作為人大的中心任務。他主張,要通過改革,“一步一步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走向製度化、法律化。”他高度重視人大監督工作,明確執法檢查是人大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形式,對促進法律的實施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曆史轉折的重要關頭,他堅決維護黨和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維護了社會秩序和穩定。

99歲的萬裏離開我們了!縱觀他的一生,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敢於堅持真理,勇於觸碰矛盾,善於解決難題。如此傑出的領導,豈能不受到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豈能不讓人打心眼裏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