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清清其華,衡留心中(1 / 1)

康春紀

這個標題我在衡中時便提到過,取了清華、衡中的意思,來表明自己的信念,雖說最後沒有去成清華,但衡中確確實實留在了我的心中。離開衡中快一年了,至今仍舊不時想起在衡中學習時的一幕幕場景。衡中帶給我了什麼,我想不僅僅是學習的進步,更多的是個人的成長。那些年,的確讓我成長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

在衡中絕對不是非常苦惱地學習,這裏的一切都充滿著理性的智慧。衡中教會了我如何學習才會更有效率。大到整個學期的學習規劃,小到每一節課的聽課記錄,自習時學科的合理穿插,以及零碎時間的高效利用。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又每時每刻都在計劃著我們的時間。這種理性智慧的學習生活方式伴隨我進入了大學,使我在相對寬鬆自主的大學中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使得學習、社交、娛樂都能很好地共存,工作起來遊刃有餘。

在衡中的學習生活對我們的性格塑造是潛移默化的,有些時候我們並不十分明確到底獲得了什麼,它們會在我們之後的經曆中一點點地顯露出來。高考結束來大學後發現這裏的學習壓力並不比高中時候小,每天同樣都很疲憊,這使得我們懶於料理自己的生活,一些周圍的同學開始賴床,不疊被子,甚至不吃早飯。我也曾經曆過這樣的一段時期。但後來逐漸意識到生活節奏被打亂,於是嚐試恢複並堅持下去,這些雖是小事,但也體現了個人的毅力,就如同我們在衡中每日雷打不動的跑操,毅力並不是要去做多麼困難的事情,而是把一兩件小事堅持做下去。

有一個名詞是我在衡中時經常提到的,那便是“信仰”。信仰具有很神奇的力量,而它本身過於抽象,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控製自己的信仰,反倒像是信仰在操控著我們的身體。就像西方的信徒信仰上帝,他們堅定地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的仁慈,這使得他們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不自暴自棄,以至於絕處逢生。在衡中我收獲了自己的信仰,信仰自己的大學,信仰自己認定的高度,這使得我沒有任何放鬆放棄的理由,即使身心俱疲,身體仍舊不由自主地伏案學習,即使腳傷非常嚴重,依舊不肯回家休養,在同學的攙扶下從宿舍挪向教室,又從教室挪向宿舍。這些促成了我高一時的穩步爬升,高二時的默默積蓄,高三時的猛然爆發,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實現了從1300多名到13名的跨越,信仰的可怕力量自然不言而喻了。初到大學的我們或多或少會迷茫一陣子,想來這時的我們正處在信仰的真空期吧。

很多同學一到大學就開始頹廢,大概是因為高中學習太過辛苦,到了大學就會感到解放了,容易產生享福心理,沉迷於遊戲,以至於頻頻掛科,無法自拔。但我發現一起從衡中畢業的同學中間卻鮮有這種情況。畢竟衡中的校訓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啊!每每意識到自己娛樂過度,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對不起自己,而是對不起母校,對不起那句追求卓越。想想當初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仍在不懈地向上攀爬著,自己又怎麼會有一絲鬆懈呢?誰說優秀的集群效應隻是發生在校園內,對於畢業了的我們仍然是不斷地競爭著,即使相互看不到,但“追求卓越”的信條早已銘刻在我們每一個衡中人的心中。

離開衡中已經將近十年了,偶爾也會懷念一下在衡中的過往。大學生活的確也和當初所想象的有所差別,就像我們高考時的出乎意料一樣,生活總是充滿著變數,誰也無法預料即將發生什麼。衡中之於我們,我感覺並不隻是能夠取得更高的成績,想想那些可愛的老師們,那一句句發人深省的話,有非常多的留在了我們心中,繼續幫助著我們。畢竟高考終究會過去,人生的路還很長,過去衡中是我的避風港,現在衡中成了我心中的一麵旗幟,學習上遇到了疑惑,生活中遇到了麻煩,工作中遇到了困難,我總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我是從衡中出來的,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小看了衡中人是一件十分錯誤的事情,這便是衡中帶給我的自信吧。

以上便是我逐漸感悟到的衡中帶給我的收獲吧,可能比較零散和粗淺,但確實使我受益頗多。最後祝福母校再造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