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林
還記得當年年少輕狂喟歎衡中製度嚴苛死板慘絕人寰,而如今一路走過反倒有一種感激與敬仰。
還記得當年初來乍到反感魔鬼式訓練不切實際,而如今一路走來倒越發地接受與感謝。
還記得當時無名小卒瞥見衡中精英齊聚一堂感到無可立足,而如今卻對這些精英有著深深的敬畏和感激。
是的,衡中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是一些外人所說的隻會學習的機器?是被呆板環境禁錮下的不解風情的書呆子?
對於後麵的兩個答案,我想說絕對不是!衡中留下的或許就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種內在的精神品質,當你無論多麼浮誇安逸之時,總會有一種內心的念頭讓你從新奮鬥起航,當你無論多麼金光榮耀,也總會有一種內心的念頭讓你不斷歸零,或許衡中也可以說是留給我們一種麵對人生的心態,一種榮辱不驚的大氣。
是的,如果你不是一個衡中人,你很容易覺得我說的都是錯的,因為你並未同我一起走過那段隻屬於衡中人的坎坎坷坷步履維艱的高中歲月,也是因為你並未同我一樣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奮起直追的喜悅。如今猛然回憶起衡中,或許我沒有什麼浮誇的辭藻來形容她,隻是內心中冉冉升起的敬畏與感激,感謝衡中能夠在我的歲月中留下一段讓我回憶起來就流淚的日子。那是一段苦日子,但苦得那麼值得,那麼傷痛又那麼感動。那裏是外人眼中的地獄,卻是每一個從這裏紮根又從這裏走出去的學子最感激的地方。衡中,一個響亮卻又飽受誤解的地方,然而我不得不說,是衡中給了我騰飛的力量。
你說衡中的製度是多麼不講道理,多麼能壓榨學生的時間!但是沒有誰能否認,這些製度就是效率的保證!有哪個學校能像衡中一樣可以如此徹底地貫徹自己的製度,而且又有哪個學校的學生可以如此純粹地遵循這樣的製度?我隻想說一句老師經常說的話:“人都是被逼出來的!”衡中的製度框架讓每一個衡中學子把時間與效率意識銘記在心,當他們覺得不可能像製度規定的那樣,然而有一個人做到了,之後就會有學生想:既然有人做到,為什麼那個做到的人不是我?然後全學校都做到了,就是這樣的一種氣氛,一種不被一切不可能屈服的心氣,在這樣的人人爭上的環境中,你做不到,就是你比別人差,然而誰會希望承認自己比別人差呢?所以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麵旗幟,也都是別人眼中的旗幟,衡中人就是這樣“追求卓越”永遠不會低頭,認輸,他們心中想的是: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衡中的製度就是這樣樹立一個標準,無論多麼苛刻,總會有人達到,也總有人在達到著。因為這就是衡中的魅力。盡管如今我已經參加工作,挑戰無處不在,任務有時候多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因為衡中,因為衡中的這些經曆,我相信自己可以像衡中一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海量的任務,我隻想再重複那句話:“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無論衡中的訓練有多麼魔鬼,但是她從來不想讓你變成魔鬼,而是讓你變成可以超越自我的神!衡中給我留下了什麼?是這樣的一種意誌力和憂患意識,無論宿舍或者各種環境多麼的嘈雜,我相信,每一個衡中學子的心中都會抵製誘惑,永遠向前,隻因為一句話:“我是衡中人。”但是衡中人絕對不是死學的人,他們是將效率發揮到極致的人,他們玩得可能比誰都開心,但是隻要他們想學習,那就是一種勢不可擋,在超短的時間內完成別人成倍時間的任務,這就是衡中人,這就是衡中人的意誌力。
或許最最重要的衡中所留給我們的是一種自信心,因為每一個衡中的學子心中都有一句永遠不可磨滅的話:“我是衡中人。”無論困難再大,我想:我是衡中人。無論自己對於一個領域多麼不了解,我想:我是衡中人,我就一定能把它搞懂。無論自己處在人生怎樣的低穀,我想:我是衡中人,我就一定能像在衡中一樣跌倒了就爬起來。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句話,總是具有無窮的魅力,讓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勇敢地麵對挑戰,麵對未知,麵對誘惑,麵對低穀……這就是衡中的自信,一種總有辦法爬起來,戰鬥起來的勇氣。
永遠追求卓越,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衡中不是一個拿來炫耀的名字,而是每一個衡中學子珍藏在心中的一種內在的精神,衡中人感激那段時光,感激那段時光所磨煉的一切:效率,意誌力,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