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在飄蕩心在飛翔
汪雲飛印象
劉國芳
認識汪雲飛已經很久了,因為經常見麵或出遊,彼此成為要好的朋友。作為撫州小小說作家群中的一員,他對小小說的堅守非常執著,因而在江西小小說界有一定的影響。早在1999年,《微型小說選刊》就作過他的介紹;2002年,《小小說選刊》又收錄了他的照片和資料,後來北京的《微型小說》雜誌也介紹過他。2005年,汪雲飛出版了個人小小說專集,同年12月加入江西省作家協會。
汪雲飛和他的小小說一樣樸實風趣。說他樸實是因為他為人本分,從不糊弄人、算計人、利用人。相反,卻總是盡綿薄之力幫助人、關心人、體貼人。說他風趣,是因為他善於言談,且逗趣幽默。他性格活潑開朗,待人真誠熱情。這從他心中藏著陽光、臉上寫滿陽光、微笑充滿陽光和他的文字中反複吟誦真善、警醒迷惑這一主題就可以看出來。
“我是一片雲,來去匆匆地在天上飛。春天為綠的苗、紅的花、青的草播撒一陣細雨;夏天為鼓噪的鳴蟬、鋤禾的農夫、跋涉的旅人鋪就一片陰涼。”這是筆者對他的富有詩意的名字的解讀。或許,這也是其長輩為他取這個不俗的名字的期望。熱愛生活、珍惜友情、潔身自好、淡泊名利,這應該是汪雲飛不懈的追求。
希望和追求可以塑造一個人、改變一個人、完美一個人。汪雲飛為此一直在努力。
在艱苦的環境裏,汪雲飛忙碌地工作著,快樂地生活著。為家人、為孩子、為一個個並不虛幻的夢想。鄉村教師的生活是清貧的、清淡的,然而,不甘寂寞的他追求精神富有的努力卻一直在延續。由於他無貪求且長期生活在質樸、耿直、開朗的平民之中,耳聞目染於斯,自然擁有一顆平常心。一如他小小說中的人物:知足淡定,真誠真實。他們對土地無所求、對社會無所求、對他人無所求,隨遇而安,就像一棵草在哪兒都悄悄地生、默默地長。
汪雲飛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堅持寫小小說,他希望通過小小說這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憂樂及心聲。近一兩年,他寫了不少反映鄉村教師辛勤耕耘、大愛育人的小小說,算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回望和期許。
心懷陽光、樂於助人是文友給汪雲飛貼的個性標簽。跟他接觸過的人常常被他的一言一行感動;同樣,他也常常被電視畫麵中的一些彼此關愛、相互慰藉的鏡頭感動得流淚。善良人的總希望社會美好,真誠的人都希望朋友快樂。汪雲飛喜歡攝影、出遊,喜歡看紅色經典、戲劇頻道,心中揮之不去的是一股濃濃的懷舊情結。汪雲飛在他的小小說裏,往往用平實自然或是幽默詼諧的語言向人們講述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期望通過這些故事懲惡揚善、淨化心靈。我們常常發現他的一些思維、思想、觀念在他的小小說裏明裏暗裏得到再現。文如其人,脫胎難以換骨。
除小小說創作之外,汪雲飛幾乎所有的文體都涉獵過。他寫的電視短劇在省級電視台采用;他的散文入選散文選本。拍攝的照片在多家報刊刊登並曾被《微型小說選刊》用作封麵。2009年,他的《拔牙》、《腰鼓聲聲》、《咕嚕咕嚕的流水聲》等6篇小小說分別入選全國年度權威性選本。對此,他卻不以為然。他常說藝多不精。的確,他不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因而常常以驛站外的寒梅自喻。
汪雲飛的隨和是出了名的。撫州作協開筆會或文友自掏腰包結伴同行,他總是屁顛屁顛地為大家拍照。照片衝印出來,管他認識不認識,一個個地寄給人家。
他覺得幫了人家自己高興。他說,沒有編輯、老師和朋友的幫助和關愛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這些年,跟他聯係的文學愛好者不少。在他的鼓勵和影響下,不少人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物欲橫流、真誠缺乏、注重利益交換的今天,唯有文學創作多少還是一方淨土,素不相識的編輯不附加任何條件地把你的作品登出來,是信任、是緣分。為此,他十分感激。
汪雲飛就這樣與小小說一路同行,以一顆平常心過著尋常百姓怡然淡定的生活,與普通民眾一同感受生活的艱難和快樂、渴望和收獲,以聖潔的心守望著那份聖潔、那份寧靜、那份青澀……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汪雲飛騎著那輛自行車,哼著心曲,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用他關愛社會、關注民生的目光去發現,用他喜愛並鍾情的小小說的形式去敘述。
雲在飄蕩,心在飛翔,愛在微笑。因為這個世界畢竟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汪雲飛希望通過自己敘述的那些故事讓我們彌漫在心裏的鬱悶驅離,讓我們頭頂上的藍天更加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