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肯定不是沒有根據的猜想。許多拓撲學數學家在試圖推算和描述高維形態,一些藝術家也激發出無限靈感,畢加索、達利就畫了許多似乎是多維的人物和家什。畢加索號稱“一個玩轉了多維空間的偉大畫家”。他的畫,可以理解為四維空間的視角,表現在了二維的畫布上。
實際的多維空間,看不看得見還在其次,它可能對人體構成某種不可預知的影響,比如我們在地鐵裏被擠成了相片,就是從三維到二維的傷害案例。是不是總有一天,我們可能會在這個宇宙邂逅三維世界的莫比烏斯環帶(或者別的什麼古怪東西,那將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屆時,給你一台高維提升體驗機,敢不敢上去試一試?
這樣的多維世界在哪裏?呃,極有可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超弦理論認為,宇宙一開始至少是十維的,十維宇宙對稱而不穩定,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的一瞬間,量子隧穿效應打破這種對稱(這就是科學家們苦苦研究多年的“對稱性破缺”),三個維度的空間攜帶時間全麵展開,形成我們的世界,另外六個維度的空間不幸坍縮,從此沒有機會得以舒展。科學家希望利用強大的粒子對撞機探測這個六維空間,但遺憾的是,做這個事情所需能量是現有對撞機能量(我們已經知道那是多麼強大)的1 000萬億倍。換句通俗的話說:不可能。
三維的我們,無法去理解和描述多維宇宙空間的具體形狀,但可以從反方向來理解。至少有三點可以確定:
第一,多維宇宙空間不可能像三維空間那樣,沿著一個直線方向前進就可以抵達邊緣。如果你確有環遊宇宙的雄心壯誌的話,還得考慮清楚,這樣的瞎逛不定在某處會遭遇多維空間,令你五髒六腑發生翻轉。
第二,多維宇宙空間的中心也是這樣,不在你我能夠找得到的地方。我們不需要再去費力爭論,人類究竟是在宇宙的中心,還是在宇宙的某個犄角旮旯。說什麼宇宙至尊,你看那萬千星係各奔前程,都沒人搭理你。
第三,可能(應該是極有可能)某些東西(也許是絕大多數東西)是高維形態的,雖然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無法正確感知。好比地麵上二維的生物,沒有辦法理解三維的人體到底什麼樣子,它們能看見兩隻腳印,明明分開著,但總是出雙入對,卻不知那是一個人身上不可分割的東西。明白這一點,對於理解後麵談到的一些古怪問題有好處。多維度存在,本身就是宇宙大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我想說,這是人類極具革命性的科學認識。
電影《星際穿越》,庫珀從黑洞跌入到五維時空,穿越到女兒房間的書架後麵。他能看見童年時代、成年時代的女兒,甚至能看見過去的自己,而處於四維時空裏的女兒和他本人,卻無法感知在五維時空裏焦急萬分、大喊大叫的他。
總之,超空間理論告訴我們,宇宙之牆,不是磚牆,也不是鐵幕、玻璃或絲絨,竟然是名副其實的“鬼打牆”。TheOld One的星際泰坦尼克飛船堅定地一往直前,最終,卻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出發的港灣。
宇宙邊緣謝絕參觀,這真是一幅令人絕望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