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田景繪下清茗鄉
再向北望
南國城內,閑來茶館往來忙
且叫清茶送 好把身養
雅士風流,畫舫窗外是茶鄉
琴聲連連 滿室自芬芳
官府衙內,輕浮佞笑閑語狂
期間不忘 再延清茗香
聲笑戲院,古今換代胡管忙
布幔之後 茶壺排成行
秦淮腔,卞梁城
玉門外,清茗香
雜品鋪內 尚餘茶二兩
高牆裏,民宅內,
婦催其夫換茶忙
酒店內,把曲唱
飯前先走 茶一行
且宜腸胃 好待飯菜上
五湖四海,世人來去匆忙
腰旁錦囊 自有葉二兩
遍布茶香
一旁的樂師不愧有南國第一的名號,早早就跟著奏上了,讓我鬆了口氣,按照他們的節奏唱。這首曲子寫得很好,隻是我偷偷將其中的幾個詞改了,成了當地的地名,倒也不失原味,甚至更貼合此情此景。 台下有人閉上眼和著節拍點著腦袋,一副陶醉的樣子;有人輕擊茶蓋,左搖右晃,滿臉享受;更有甚者,聽了這歌後,複又端起茶杯,仔仔細細聞著茶香,小小心地淺嚐一口,驚豔不已。
一曲完了,台下眾人皆站起身子,讚歎好曲。
“如此曲調,輕鬆愜意,滿是市井風味兒,又不失莊重之氣,更配上藍小姐的妙音,果然絕妙!”
“先生謬讚。”這是城裏有名的老學究,尤喜茶道。
“不知詞曲是誰所作,老夫定然前去拜會!”
“這個……”我懵了,這是現代的一個音樂團隊“墨明棋妙”的原創樂曲,這叫我怎麼說?
“墨香千裏迎佳客,明溪輕入子牙河。棋盤縱橫黑白子,妙音撥翠滿城歌。先生的學問了得,小女子不敢以俗禮待之,此詩中自有答案。”不管了,頂一頂吧,這麼一頂大帽子壓下去,他若再追根究底,就說明了他學識不足。
老者滿意地摸摸胡子,搖頭晃腦地揣摩著這段詩句,果真沒有再問。
後台有媚人的輕笑傳來,我知道,她終於來了。
果然,司儀又上台來報幕,說是正戲上場了,請欣賞我與虞姬的一段舞蹈。
我暫退至後台,狠狠瞪了虞姬一眼,她視若不見,拉了我的手臂至角落,我忿忿甩開她的手,“幹什麼,都什麼時候了。”
她這回沒再嬉皮笑臉,正色道,“一會有任何情況,你就先走,千萬不要撐著。”
我疑惑地看向她,剛想再問,卻聽見台前傳來了第二次報幕。虞姬拉起我的手,緊了緊,“記住了。”語落,又換上了一臉媚態。
這次的舞蹈很成功,虞姬的嬌媚和了劍氣的堅韌,再配上時而如黃河傾倒時而如細雨纏綿的曲調,恰到好處地展現了一個女子中帶著陽剛之氣的美。更升華至江南的水,鑄劍,灌茶,養人,盡得其用。這曲子的創意是我的,但真正落實至每一個節拍音律的,卻是虞姬,這不免使我對其另眼相看,這等才學的女子,我還是敬重的。
台上尚衣香鬢影,紅白身形驟分驟離,台下卻有了一絲騷動,我在高處看得明白,這陣騷動是從院外傳來的,似有兵刃相撞之聲,前台的人離開較遠,又有絲竹聲遮著,故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後台的隱有所覺,卻找不到出聲之處,才這般坐立不安。
我看向虞姬,她依舊若無其事地旋著圈,我明白,她定是知道什麼的。我們都是習武之人,她的武學修為遠遠在我之上,不可能我聽見了她卻一無所覺。
我按捺下滿腔好奇,依虞姬所言不聞不問,就看看這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應該不是感冒藥吧?